三国时期,一个群英荟萃的时期,可以说将领众多、谋臣如雨。在一次次战争当中,不断涌现一个个热血传奇大将,有身先士卒,每战先登的虎将,也是有使出浑身解数,寸土不让的守将。
说到守将,不仅仅是守好某座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擅于守好某一防区,今日要说的这名便是三国后期中最“善守”的大将,他便是郝昭。
正史上,郝昭,字伯道,少年从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大将军曹真发现郝昭是一个人才,大力推荐,并让他镇守军事重地陈仓(演义中是司马懿举荐),重点防御蜀汉诸葛亮的侵犯。
公元228年末,229年年初,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并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没能攻下。郝昭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将军曹真的举荐,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进攻。
提到郝昭,一些朋友将会连姓名都真不知道,这可不怪大伙儿,由于在史书中,郝昭连一篇好点的传略也没有。郝昭青少年参军,屡立军功,慢慢晋升成杂牌将军。这人深得三国曹操的用兵艺术。
作战时不拘泥于兵书,常常发掘棺材板来作为攻城略地的器材,这一点跟三国曹操的作法十分的类似。郝昭对曹军的最大贡献就是凭着一己之力,阻挡了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蜀汉兴建六年,即曹魏太和二年初,诸葛亮启动第一次北伐,結果由于马谡失街亭万念俱灭。
诸葛亮撤兵后,曹真觉得诸葛亮没多久一定会攻击陈仓,因此派郝昭和王双驻扎陈仓,修建陈仓城。
接着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开始了。那时候,诸葛亮有几万人,而陈仓守军只有一千多人,但在郝昭的带领下,陈仓守军防御严实,令雄才大略且军力占优势的诸葛亮在一时之间也万般无奈。
诸葛亮早已听说过郝昭,感觉郝昭是难能可贵的良将,假如能为己用,那确实是太棒了,因此派郝昭的老乡靳详在城边劝降,却被严词拒绝了。
诸葛亮得知郝昭拒不认输,因此决定进行猛击,那时诸葛亮有几万人马,更派去了将军魏延,而郝昭只有一千多守军,增援也一拖再拖未到,诸葛亮借机向陈仓城进行猛击,可是打过二十多天依然没能拿下,诸葛亮无可奈何,只有退军。
郝昭在陈仓城导演了一场极致的狙击战,一时间名扬天下,声名显赫,而郝昭不但吸引了诸葛亮,更让魏延钦佩十分,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