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后女娲并没有给妲己等轩辕坟三妖一条活路” 这种观点是更符合原著情节的,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 女娲与三妖的约定及三妖的行为背离:
- 约定内容:女娲娘娘让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以助武王伐纣成功,并且答应事成之后让她们成正果。这里的 “成正果” 对于三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她们也因此接受了任务。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三妖逐渐迷失在人间的富贵名利之中,将女娲娘娘 “不可残害众生” 的嘱咐抛之脑后,做出了诸多伤天害理、残贼生灵、荼毒忠烈的事情。例如,妲己害死苏护之女并夺其身体,入宫后陷害姜王后,让比干剖腹挖心,还发明酷刑 “炮烙铜柱”“毒蛇虿盆” 残害忠良、滥杀无辜。
- 女娲娘娘的立场和责任:
- 顺应天意:女娲作为上古正神,她深知商朝气数已尽,让三妖去迷惑纣王是为了顺应天意,推动武王伐纣,加速商朝的灭亡。然而,三妖的行为过于残暴,已经严重违背了上天的好生之德,这与女娲最初的意图背道而驰。所以从顺应天意的角度来看,女娲不可能再给三妖活路,否则无法向天道交代。
- 维护自身权威:女娲是圣人,她的言语和行为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如果她对三妖的恶劣行为视而不见,或者违背自己最初的承诺给她们活路,那么她的权威将会受到质疑,其他神仙和众生也会对她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女娲必须对三妖进行惩处。
- 封神大背景下的规则和秩序:
- 因果报应:在《封神演义》的世界观中,因果报应是一个重要的法则。三妖的所作所为种下了恶因,必然要承受恶果。她们的行为导致了无数生灵涂炭,给人间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按照因果报应的规则,她们理应受到惩罚。而且在封神的大背景下,一切都要遵循天道的安排和封神的规则,三妖的行为不符合封神的标准,自然无法获得封神的机会,更不可能得到女娲的庇护而获得活路。
- 稳定秩序:封神大战是为了重新建立天庭的秩序,选拔合适的神仙。如果女娲给三妖活路,那么这将对封神的秩序产生冲击,其他参与封神大战的人也会对封神的公正性产生不满。为了维护封神的秩序和稳定,女娲必须按照规则对三妖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从《封神演义》的原著情节和其背后的逻辑来看,女娲没有给妲己等轩辕坟三妖一条活路是合理的,这既符合故事的发展逻辑,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善恶因果、天道秩序的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