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为啥不直接传位给朱棣,这样就不会有“靖难之役”的惨剧?
创始人
2025-08-04 04:32:58
0

在中国2000年的封建王朝更替中,大多数得了天下的开国皇帝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很少有出现是草根创业的了天下,要是算起来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也就两位草根皇帝,一个就是汉武帝刘邦,另一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位明朝的开国草根皇帝朱元璋,在他晚年把皇位传给了黄太孙朱允炆,以至于后来导致儿子们的不满,第四子带兵杀回京城,发生了靖难之役,他其实早就看出了朱棣的雄才大略,为什么执意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不是朱棣,以至于后来造成了兄弟相残的靖难之役。这个事情我们得从朱元璋经历以及他的请个说起。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父亲叫朱世珍,母亲是陈氏,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也叫朱重八,后来改名叫朱元璋。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穷困没钱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地主家里放牛为生。

元朝压榨百姓,当时汉人都属于贱民,1343年,濠州发生大旱,灾情比较严重,朱元璋的父母还有大哥都先后去世,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二哥,当时由于家里穷没办法下葬父母和大哥,好在后来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地,用点破衣服把尸体包裹草草下葬,之后为了活命,被迫和二哥还有嫂子侄儿分开各自逃命。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投奔了皇觉寺,在这里做了个小小的行童,当然这期间也免不了受到方丈的各种斥责,后来当地也闹饥荒,寺庙得不到施舍,没办法只能打发和尚去云游化缘,当然朱元璋也只能托钵云游去了,在这期间他基本游遍了中原的大部分地方,都是都城郡县,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段时期也是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间。

当时的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当然朱元璋在这段流浪的时期也就接触到了这些思潮,加上当时天灾不断,农民走投无路,很多农民铤而走险,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也就是这时候他接收到了儿时玩伴唐河的来信,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义军,同时他的师兄告诉他说知道这个秘密要去告诉主持,这样朱元璋只好去参加了义军。这时候他刚好25岁。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于是他就回到家乡招募兵马,开始培养自己的兵马,经过多年的征战,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但是朱元璋从一个草根奋斗到最后得到天下,他深深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尤其是他还废除了丞相制度,这样一来所有的国家大事都压到他的头上,也算是一个劳模皇帝。

洪武四年,朱元璋让太子朱标考察比较西安和洛阳,要把都城迁移,朱标出门考察了一段时间,带回来一张陕西的地图献了给了朱元璋,然而世事难料,之后的第二年朱标就病死,这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给他的打击太大,这样一来迁都的事情也就一直耽搁了下来,但是太子死了,国家不可一日无储君,需要另立太子。按照之前几千年的惯例,太子死了应该是传位给二儿子,但是到了朱元璋这里,他喜欢隔代亲,本来这个继承人应该也是落到皇长孙朱雄英的身上,但是这个孙子没有活过朱标就死了,加上朱允炆比较醇厚,性子有点像朱标,另外朝中大臣觉得朱棣太威武,朱允炆比较仁厚,可能朱允炆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上司,都支持朱允炆,所以这个继承人的位置就落到了朱允炆的头上。

本来吧,当时就算之前朱元璋给自己所有儿子都封王,还各自有了自己的封地和军队,但是朱允炆有朝中大臣支持,加上禁卫军都在自己手上,应该能够稳坐江山,他的这些叔叔伯伯也拿他没有办法,可惜的是朱允炆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在朝中大臣的支持下开始大力削藩,但是这个时候根本根基未问,时机不到,这一削藩就闹出事来了,这些叔叔伯伯们的利益受损,这下肯定是要起来反抗,所以朱棣就联合他的弟兄们,以产出皇帝身边的谗臣为借口,直接带兵攻打京城,这也就是之后著名的“靖难之役”。这样朱允炆的皇帝也就做到头了。

朱元璋其实也看得很清楚,他这个四儿子雄才大略,威武不凡,但是在他这一生的经历来看,他觉得打天下不同于治理天下,打天下需要像朱棣这样的人,但是如果治理天下需要一个仁厚的君王,这样才能体察百姓的疾苦,才能广施仁政,天下百姓太能安定,国家才能长久。所以他选择的是比较仁厚的朱允炆,但是事实证明朱棣也是个好皇帝。作为历史的旁观者而言,朱元璋这样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相关内容

关于江苏的这些冷知识,你知...
江苏,古称 “江东”“江南”,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淮河...
2025-08-04 00:39:40
外刊精读D31 | 酒店品...
每周更新外刊精读 PDF展示△ 英文原文导读 PATNA IS...
2025-08-04 00:39:33
铭普光磁1.18亿收购深圳...
铭普光磁于8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约1.18亿元收购深圳AB...
2025-08-04 00:38:41
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业绩预告公...
来源:上海证券报 范雨露 制图 ■投基论道 上市公司密集披露...
2025-08-04 00:38:00
【公告】保德农商银行致客户...
来源:保德农商银行 公 告 致客户的公开信 尊敬的客户: 感谢您...
2025-08-04 00:37:54
投资人和品牌人为何齐聚探讨...
2025年7月29日,由华丽志主办的“中国童装的全新需求与市场机遇...
2025-08-04 00:37:39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聚...
8月3日上午,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 新消费 新生态”为主题的20...
2025-08-04 00:37:06
原创 ...
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因何被信任的情报部长刺杀?原因并不简单 1979...
2025-08-04 00:33:41

热门资讯

原创 庞... 在三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庞德,作为曹魏的一员猛将,以...
在马万昌故居发现的“丁龙”照片... 1901年6月28日,在美国纽约工作的一名华工Dean Lung,以a Chinese person...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诗人们犹如繁星点点,各自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历史的长河。然而,在这繁星之...
原创 清... “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这是清朝官场中心照不宣的“官场口号”。为什么清朝那么多的人死磕“考公”...
原创 光... 人人都知道,大清王朝光绪皇帝后宫总共有3位妃嫔,一位是弯腰驼背的隆裕皇后,另一位是红颜薄命的珍妃,而...
原创 这... 在唐朝时期的闻喜县,有一个叫做裴度的少年,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但是后来家道中落,他的父母双双亡故,...
原创 刘... 《——【·前言·】——》 说起刘表,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守城之主,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手下也曾有7位猛将,...
毛主席到访博物馆刚点起烟,陈毅... 1949 年 9 月 19 日,北京的天坛公园,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仿佛给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披...
原创 曾... 说起曹操,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曹操其实才是三国最有前途的君主,从三国的开始到结束,曹操总能化险为夷...
原创 第... 公元228年,诸葛向刘禅上奏向曹魏进军,而后率领数万大军出祁山,魏蜀大战正式打响。可惜的是,诸葛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