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同世界各地的华侨一样,美国华侨捐款献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他们来往于战争的前线和后方,为战地服务或征战疆场,直接在东方战场反击法西斯的侵略。
太平洋战争打响后,大批美国华侨华人应征入伍。究竟有多少华人被征入伍?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在美华人成年男子有59,803人,包括已归化为美国的公民、永久居留者和学生,其中被征募入伍的超过20%。
第二种说法,纽约市的一次调查说明,将近40 %的成年华人被征入伍(《大美晚报》(纽约),1943年3月26日)。
还有一种说法, 二战期间被美国陆军征集入伍的华人有13,011人,据此推算,在美国海陆空三军服役的华人当有2 万人左右,占当时美国华人总人数的1/5以上。在美军中服役的华人,跟随美军到中国战场参战的(主要是空军人员及通讯、运输队等)有千人以上(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著《美国华侨史》)。
确切的数字,鉴于当年华人在美属于不被重视的少数民族,资料留存有限。仅仅根据现有资料, 被征入伍的华人在美国各种少数民族里人数最多。
美国华侨华人踊跃投军入伍,纽约州布马克城有一家华人洗衣店业主李某,在玻璃窗前张贴歇业广告一则谓:“现大战方酣,余已欣然投效美国陆军,别矣!诸君!”这事传回国内,《解放日报》专门以“侨胞在美投军”为题发了专题报道,刊登在1942年1月31日的第一版。
有一位华侨青年投军入伍,当他赶到兵站时,新兵列车已经开走,他跑到警察局去报告,警长向他提出条件说:“如果你答应杀死10个日本兵,我就派人送你去入营。”华侨青年向警长保证:“我答应你最少杀死20个日本鬼子”(任贵祥:《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 警长大笑,于是派两个警察送他去入营。
华人社会学家谭金美曾这样写道:“当纽约唐人街的华人听说第一批征兵对象包括华裔美国人时,高兴得跳了起来,把嗓子都喊哑了。有些不够年龄的男孩子想用‘虚岁’瞒过去,因为中国的虚岁往往要比实际年龄大一至两岁。可是他们的出生证却使他们露了马脚。因此他们只好再耐心地等下去。”这充分反映了华侨青年的迫切投军心情。
华人踊跃服兵役,有人认为华人“希望能在军队里学到一些特别技术,并能在以后的平民生活里派用场,而且作为退伍军人,他们可以享受过去所不能享受的许多福利。”
这固然是事实,但不是主要原因。华侨之所以参加对法西斯作战,是因为大多数华侨认识到自己的职责,而且他们也认识到对法西斯作战,实际上也是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1942年5月, 美侨领袖司徒美堂发表《致旅美侨胞书》,他说:“所望我旅美侨胞,益加奋发,输财输力,协助祖国及友邦政府作战,争取最后胜利。”所以, 华侨参军十分踊跃。
参加美军的华人战斗勇猛顽强,立功受奖者不少。下举几例:
华裔黄森光上尉,任职第三水陆两栖部队情报部,以功勋获铜星奖章。
华侨富烈江,充当轰炸机机师,在欧洲大陆作战,被晋升少尉,连获飞行奖章及功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华裔美国军人积功升至中校者有刘耀隆、关卫理等6人,升至上校者有容兆珍、周生等6人,升至少将者有刘国英。
少将刘国英
刘国英在1943 年进入陆军航空学生队受训, 多次参加空战,历经战役飞行达6000小时以上;被授予飞行十字奖章八九种(《美国华侨史》续编)。
参加美军的华人优秀儿女,鲜血洒遍反法西斯的各个战场。
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华侨军人冲锋陷阵;南洋战场上美军华人一马当先。
美籍华人廖逵三曾参加飞虎队回国对日作战;华侨卢大年曾在北非和意大利参战(任贵祥:《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
那么,有多少美国华人在二战各战场牺牲呢?难以确切统计,美国华侨投军在欧洲战场上牺牲者约有600 —700人,加上在中国太平洋战场牺牲者,不会少于1000。
在战争中涌现出许多美国华侨英烈, 如方硕培、刘国梁等等。方硕培,曾在美国乔治亚洲宾宁军官训练学校受训,毕业后在美国陆军某部任少尉职,后升中尉。1943年5月25日, 在北太平洋阿图岛作战阵亡。
刘国梁,1918年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小城康科德,14岁那年随父母迁居纽约。中学毕业后他曾经回过一次中国,不过那时的神州土地已经烽烟四起了。大概是觉得从军可以救国,返回美国后他便考入了宾西法尼亚军事学院。
1942年,刘国梁从军事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野战炮部队服役。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要在辽阔的太平洋战场与日军角逐,因此对空军飞行员的需求急速上升。根据本人的意愿,经过一番严格的飞行训练之后,刘国梁被派往驻澳大利亚芬顿第5航空队第380轰炸机队。此后,他多次承担战斗任务,其中包括轰炸日军以配合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在菲律宾登陆的行动。1944年初,刘国梁奉调驻新几内亚。是年3月5日,为配合美军在新几内亚北部海岛的军事行动,他驾机轰炸日军时不幸被击落殉难,年仅26岁。
美国有多处纪念华裔阵亡将士的纪念碑。在西雅图中华运动场,有1950年落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华裔将士纪念碑;在旧金山圣玛丽公园,有1954年落成的旧金山华裔阵亡军人纪念碑。为纪念刘国梁的功绩,美国退伍军人会除了将所属纽约分会命名为“刘国梁中尉退伍军人会”外,还于1959年6月7日,将纽约唐人街区的包厘街与东百老汇交叉口地段命名为“刘国梁广场”。
美国华侨的英名铭刻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耸天丰碑上。旧金山市圣玛利公园,1954 年建立华裔阵亡军人纪念塔; 镌刻着90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烈士的英名。纽约建立了华裔军人忠烈坊,其英文石碑刻着“为华裔军人保卫自由民主而牺牲者纪念”。西雅图建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华裔阵亡将士纪念碑,用中、英文书写10位华侨烈士的光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