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太庙”,原本是供奉皇帝先祖和历代皇帝的地方。但随着时间演变,到了明清时期,只要是对国家有功的皇亲、宗室、大臣,经过皇帝批准,也可以在太庙受供奉。然而,为何有功臣如曾国藩不能进太庙,反而张廷玉可以呢?
张廷玉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张英是清朝名臣,在康熙时期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廷玉聪颖过人,被康熙皇帝选中留在身边辅助处理事务。到了雍正时期,他地位更是居高不下,担任重要职位,且深得雍正信任。
张廷玉之所以备受重用,除了才智敏捷外,还擅长领会皇帝意图。他工作勤奋,记忆力出众,在高强度压力下仍能游刃有余。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低调务实,将功劳归于雍正皇帝,而不是为个人荣耀。
相比之下,曾国藩虽然是重臣,却犯了统治者的忌讳——作为文官掌握军权。他在外地多任要职,与皇帝接触机会有限。而在他执政时期,朝廷正处于内忧外患,皇帝难以考虑这些虚名荣耀。
最终,太庙的配享虽是最高荣誉,但人死后名声流传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否进入太庙,这两位名臣早已留下了自己在历史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