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灭后,这个村全是满清后人,为保留血统,还盛行近亲结婚
大家都知道,在溥仪这个末代皇帝被赶下台后,清朝也随之覆灭了,尽管后来很多人都想复辟,但当时进步思想吹遍神州大地,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封建制度正在瓦解,皇朝制度已经没有复兴的可能了。
后来也证明了如此,日本人用溥仪当幌子,结果还是失败了,被赶出了我们的国土,而溥仪也成为了一个普通公民。清朝的覆灭,接替都是民主自由大门的开启,在那之后,国内革命持续数十载,除了内乱之外,还经历了外敌的入侵,最终在毛主席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
实际上,清朝虽然存在了很久,但我国大多数人口其实都是汉族,随着清朝的覆灭,剩下的那些人也就成为了满族。有一个村子,就几乎全是满清的后人,这里的人至今依然保留着满洲的一些习俗,甚至依然盛行近亲结婚,这个村子叫做腰站村,位于辽宁的新宾县。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最早的居住者,其实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这个人叫做阿塔。那还是在康熙年间的事情了,这个叫做阿塔的人,当时曾是山西的巡抚,后来因为犯错,被贬到了永陵,也就是现在的新宾县,虽然封了一个总尉,其实不过就是个守陵的罢了。
在阿塔去世后,他的六个儿子并没能离开,依然生活在这里,此后他的后代渐渐壮大,他们生活的地方,也就成为了后来的腰站村。这个村子也是比较封闭的,一向都与世隔绝,不让外人进入,也少与外面的人通婚。
年轻人到了结婚的年纪,都是从近亲中选择配偶,就算找外面的人,也只选择满族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保持着传统的封建思想,认为近亲通婚,可以保留最纯正的血脉。
如今这个村子人口多达上千人,而爱新觉罗是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其他的也都是满族人。从建国后至今,这个村子依然坚守自己的法则,不仅坚持近亲通婚,而且清明祭祖也按照以前的惯例,同时,村子里依然留着那清朝时期,象征皇权贵族身份的红带子。
红带子,其实是满清皇室特有的东西,准确的说,是只有男孩出生后,被记入了族谱才有的东西,并且这不仅是皇族的象征,死后甚至要跟着下葬的。而腰站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红带子,其实是村中去世的老人意外留下的,没有跟着遗体下葬,因此被后人保存起来了。
虽然腰站村目前也有一些外族人,但只有总人口3%不到,或许是因为曾经的先辈是皇族,所以作为后辈他们始终引以为荣,并且对血统非常的执着,也可能这个族群从古至今就是如此,因此他们坚决不愿意随着时代改变。
曾经就有一个叫做“爱新觉罗州棠”的人,他自从得知自己是皇族后裔后,就每天穿着明黄的满服,还留起清朝人的发型,妻子也挑选的满族人,明显就是为了血脉纯正才这样做的。
除此之外,他也是无处不在对外表现,自己是清朝皇族后裔。比如他不仅自己改变穿衣和发型,对家人也同样要求,家里也要弄成明黄色的,生怕别人有一点点看不出他的身份。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魔怔了,毕竟清朝已经覆灭那么多年了,即便证是自己的爱新觉罗后裔,又能如何呢?而且皇家子弟也不是每个都能坐上皇位的,而他们这些执着于血统的后裔,本身血脉是否纯正都是两说,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