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是东汉光武帝的老部下,也是东汉官封的云台28将之一,他是刘秀麾下为数不多的能独挡一面的帅才,虽然曾经对抗对义军,归顺后却为刘秀封为空前绝后的“刺奸大将军”,还曾在南阳逼死忠勇过人的骁将邓奉,最终却在“彭亡”之地死于刺客之手,死后名列云台28将,成为东汉世代供奉的开国功臣。
岑彭早年是王莽新朝的地方官,刘縯、刘秀起义后,岑彭曾经率军抵抗,后来举城归顺。刘縯被更始帝杀害后,岑彭转隶大司马朱鲔,在其麾下屡立战功,曾击杀新朝的扬州牧李圣、平定了江东,后在讨平叛将徭伟后出任颍川太守。刘秀扫平河北后进军中原,岑彭不仅立即重回故主阵营,还说服河内太守韩歆、大将吕植相继来投。刘秀见岑彭忠心可用,不顾他曾经几次换主的经历,封他为“刺奸大将军”这一空前绝后的官位,专司督察各营、巡视军情、捉拿奸细。
建武元年,汉军围攻朱鲔驻守的洛阳,久攻不下,刘秀于是让岑彭去劝降老长官。岑彭受命后,立刻不顾生死的只身进入城内,终于在五天后让朱鲔自缚出城请降,为刘秀平定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岑彭奉命率军南下,进军荆襄之地,本来大军所到之处,各地守将纷纷来降,形势一片大好,没想到大司马吴汉治军不严、纵兵抢掠,在南阳一带将百姓祸害的民不聊生、家破人亡。
本已归降汉朝的本地将领邓奉不忍见家乡父老遭受如此灾难,在乡亲们的一次次求助声中,毅然起兵讨伐吴汉,将这位河北猛将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回洛阳,岑彭集结各路汉军前来征讨,竟然一连数月战不败邓奉,逼得刘秀御驾亲征才最终逼降邓奉。刘秀知道这次错在自己,准备赦免邓奉,但岑彭等人以安定军心、惩戒叛乱为由,反复劝说刘秀,最终害死了邓奉。
随后的荆州之战,岑彭虽然屡屡遇阻,甚至遭受了一惯好脾气的刘秀的斥责,但最终有惊无险,平定了整个荆州北部。眼见武力征伐旷日持久,难收奇效,岑彭思得一计,通告尚未归附的荆南各郡,如能献城归降,一律官居原职,还另有加赏,荆南各郡太守闻讯果然纷纷遣使请降,岑彭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整个荆州南部。
建武八年,岑彭进兵西城,与吴汉联合,成功的将陇西王隗嚣堵在了西城,差点活捉隗嚣,提前解决了陇西问题。关键时刻,隗嚣部将行巡率领蜀兵前来解围,才救出隗嚣,逃入蜀中。之后,驻守荆州的岑彭几次发兵攻打蜀口,都被蜀军击败,无奈之下,岑彭只能一边治理荆州,一边督造战舰,大练水军。
建武十一年,刘秀命令岑彭为伐蜀的东路军主将,和大将吴汉、刘歆等人率领5千骑兵、6万步兵会攻荆门,终于大败蜀军,然后长驱直入,攻占江关,顺利度过了三峡天险,打开了入蜀之道,挺进了四川腹地。为了表彰岑彭的战功,刘秀任命他为益州牧,可以直接任命蜀地的临时郡守。岑彭为了避免吴汉等人故态萌发,重蹈南阳的覆辙,治军严厉,对百姓秋毫无犯,很快赢得了蜀中民心。
江州地势险要,而且蜀军在此驻守了重兵,岑彭预料短期内无法攻克,于是安排吴汉领兵围困,自己亲率主力绕道前行,先后攻破垫江、平曲,然后广设疑兵,吸引蜀军主力,自己昼夜兼程、溯江而上,急驰2000余里,又接连攻下武阳、广都,一口气打到了离成都只有几十里的地方。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却发生了意外。一天夜里,岑彭扎营之后,闻听当地名叫“彭亡”,心中不悦,大概于凤雏听说“落凤坡”是一个心思,当时就想安排移营,只可惜突降大雨,岑彭不忍士卒遭罪,于是作罢。不想当夜,蜀中刺客假装前来归顺,被安排在营中歇息,却在夜深之时突入大帐,刺死了曾经的“刺奸大将军”岑彭。
当时,南蛮之地有个邛谷王任贵仰慕岑彭的名声,派人千里请降,使者到达时,岑彭已经去世,刘秀于是把邛谷王进献的礼物全部赐给了岑彭的家属,并给其谥号“壮侯”,蜀中百姓感念岑彭的恩德,在武阳给他立了庙,世代祭祀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