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趣读《通鉴》:赵韩干架,魏国却成赢家,魏文侯:统一战线懂不
创始人
2025-08-03 04:03:19
0

趣读通鉴11:魏国霸业(2)

在上篇中,经过一个营销广告故事,演绎了一个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也诉说了人才的三大诉求。

留人关键不过三点:一靠待遇,二靠前景,三靠态度,三者缺一可,缺二可,缺态度却不可!

在如此营销广告天下皆知之后,魏国顿人才鼎盛,给霸业开了好头。

可纵横捭阖的战国初期,仅有人才也是不够的。

伟人说,胜利保证有三:统一战线、组织建设、武装斗争。

组织建设这块,经过人才吸纳,有了初步的框架,第二步该是啥?

当然是统一战线。

这统一战线又分两方面,第一为统一内部强化组织建设,第二为统一外部,强化盟友体系。

简而言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争霸天下。

对这点,魏文侯也有着深切的认知,由此又演绎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主题各有不同,一个对人,一个对国。

管他虚不虚,反正演绎的很好,结果也很不错。

司马光老爷子,说这段故事时,估计是将魏文侯当帝王榜样去演绎的,因此写的唯妙唯俏,所谓树典型,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个故事:

话说有次,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喝的不亦乐乎,正高兴时,突降大雨。这鬼天气,继续喝酒或回去才是正经事,可魏文侯偏不回去,反而对左右说,备车去山野中。

左右侍者疑惑问:今日饮酒如此快乐,现在天气突变下大雨,君上想去哪里啊?

魏文侯说:我今天和一个山野村长虞人约好了,要和他一起打猎,虽然饮酒作乐很快乐,可也不能违约啊,随后亲自赴约围猎!

一般人看到这都会想,这魏文侯真是个实诚人,如此讲信用。

践行君主一诺千金气度,也彰显与人和睦态度,还体现精力充沛的健康度。

如此三度对象,仅仅是一个小人物,有胃口,讲义气,是个人物!

听完故事,各个敬佩有加,脱口而出明君,我估摸着唯一不爽,应是那村长虞人了。

你说你一君王,非要跟我较真,天降大雨还要和我一起围猎,这是打猎天气吗?

可村长虞人不敢咋地啊,只能配合!

因为他虽叫虞人,却不愚啊,要是真跟国君较真,不是没事找事吗?

就如今日无数领导,心血来潮喝酒后胡言,随下属一句客气之言,就答应某某事,第二天一定要办到一样!彰显自己的平易近人同时,也给人传递一个自己守信用的标签。却没想下,有时候下属只是客气而已.....

那么魏文侯为何要如此?不过一场营销包装而已!

要知道当时群臣都在,一大群人前呼后拥跟着自己主君喝酒作乐,还都是自己心腹大臣,这是多好的作秀场景啊。

一群人,看着君王喝酒喝的五迷三道的,还记得自己的约定,一定要去赴约,这“守信”的形象不就立马高大上了吗。冒着雨去打猎,仅因和朋友有约,而这朋友的身份还如此低微。对这样的人,都讲究诚信。

我们这群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君王一定会更讲信用。

这年终奖、绩效、工资、职位绝对稳稳当当,跟着他有奔头。

这即是上位者的守信,也是政治家的权谋,通过一点点小细节,建立一个个伟光正的形象,说他们全都是作秀演绎,有点不公。

但任何行动皆不会是无的放矢,而是意有所指。

大家寻思寻思,如果你的领导,突然也这样,估计读过《资治通鉴》,这个时候鼓掌配合就好,别郁闷别烦,留个心眼即可!

因为真正能兑现的,不能说没有,不过少之又少而已。

借这个秀,魏文侯成功统一了内部战线,随后该思考统一外部战线了。

这个难度就相对高了很多。

那个时候啊,三家分晋已收工,悲催的智家在韩赵魏三家联合打击下,成了过去式。

一般而言,当同盟的最大敌人消失后,都是新一轮内斗的开始,韩赵魏三家即便同处晋国,也免不了内斗。

这不,祸事就来了。

先是韩国派使者求见,说看赵国不爽,要借魏国军队去打赵国。

后是赵国派使者求见,说看韩国不爽,要借魏国军队去打韩国。

左右都哥们,两边动刀兵,魏文侯估计看着于心不忍,于是对借兵建议,都否了。

一把而言,三角关系最关键的是,拉一家打一家,绝对不能孤立,这左右不帮的态度,无疑是最得罪人的。

但这仅一般状态而言,韩赵魏三家互为犄角,内斗不断,外患也不少。

魏国如此态度,反而引发了韩赵两国的反思。

我们三家本出一家,斗来斗去,周边虎视眈眈的诸侯国不就有机可乘吗?

这魏文侯不错,识大体重大局,据说最近人才建设,统一战线玩的也不错,要不让他出面,自己配合,三晋合一争天下!

争完天下,在内斗也不错。

魏文侯表面上看两不想帮的政策,反而换回了最大的外交胜利,韩国和赵国后续都来魏国朝拜,奉魏国为三晋之首。

这其中的套路,初看之人都以为,这是魏文侯以德服人与人为善的结果。

不过初看都不靠谱,原因吗也很简单,缺少代入感。

话说这形势,要是在《三国争霸》时,魏蜀吴三国有那个国家敢这么玩,必定第一个灭亡,因为战线太少,不需要统一啊。

可三家分晋后情况不一样。

春秋战国本就是大国崛起小国求存的大争之世,春秋有五霸,这战国所谓的七雄还没算正式成型哦。

春秋时代,强国迭起,到了三家分晋当口,曾经的吴越都成了楚国口中肉。

楚国吃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而曾经唯一能对抗楚国的晋国,又一分为三。

韩赵魏三家分了晋国,其他实力稍强的秦国和齐国燕国,一个还处于蛮夷落后状态,顶不了大事,一个属和平主义者,齐桓公后,就不喜欢带头打仗,一个太远。存在感不强。

至于一大群处于秦楚三晋交界处的鲁、卫、曹、宋、郑等小国,他们都是依附于大国存在的角色,就连三晋之中都还有个中山国。

这样的情况下,三晋要是不团结!

二流小国难免三心二意,从曾经的晋国小弟,变楚国小弟。

一流大国难免心猿意马,曾经的晋国一分为三,是不是去打点秋风?

这时候,面对韩国和赵国外交诱惑,魏国要是不能坚守原则,反而成打手,三晋内斗,魏国能好吗?

继承了晋国主要国力的魏国,本就是三晋中最超脱最强的存在,他的意志在现实格局下足以左右三晋外交政策。

那么,当个出头鸟,成三晋领头人不好吗?

由此,才有魏文侯英明选择,我谁也不帮,看清局势,你们就会来找我。

最后吗,我就把你们给统一了,统一战线的统一哈.....

这也是为何魏文侯时代,魏国一直是三晋领头人,最后建立了魏国霸业的根源之一、

统一战线玩的666....

内统外统混合统,何愁霸业不成?

原典再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读《资治通鉴》知为人处事,知利弊得失,知创业之道......

相关内容

手握86亿元现金仍赴港IP...
港交所官网显示,继6月初宣告将在港股IPO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03 04:42:31
成都近郊自驾露营宝典:5 ...
一、藏在城郊的露营宝藏地 1. 崇州道明竹里・竹隐营地 距市区 1...
2025-08-03 04:38:40
《刺客信条:影》潜行机制革...
《刺客信条:影》已经跳票到了明年,除了“弥助武士”和各种设定问题外...
2025-08-03 04:33:37
原创 ...
文|季婉白 编辑|季婉白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2025-08-03 04:33:36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种在唐朝时期的酷刑,是一位叫做来俊臣的酷吏发明的...
2025-08-03 04:33:35
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希...
澎湃新闻获悉,“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于11月20日在...
2025-08-03 04:33:1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会随着国力的变化而...
2025-08-03 04:33:11
原创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王朝为主,这种封建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2025-08-03 04:32:47
原创 ...
老蒋打指挥打仗的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光是我军会说他不行,就连国...
2025-08-0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文|栀言片娱 编辑|栀言片娱 前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原创 鲁... 说到《爱莲说》,很多人都很熟悉。《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鼻祖。在周姓的发展史上,周敦颐有...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中,倭寇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称谓,最早是用来指代13-16世纪时期经常袭击中国东海沿岸的海盗群...
原创 腓... 之前说过腓特烈大王的开明专制非常出名。但这个人最为后世反复谈论的,却是是他的战争,他的战争也特别重要...
考古遗址更有亲和力了(博古知今... 王 珏 我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40项世界文化遗产和4项文化自然双遗产。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原创 大... 1979年11月25日,这是一个令国人震惊而又悲伤的日子。 上午,一切准备就绪,渤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
大省挑大梁·文化润心丨听!山东...   听!文化遗产讲述时代故事   蛋壳黑陶高柄杯、亚醜钺、大玉璧、汉画石刻……山东博物馆内,“海岱日...
原创 海... 俗话说:自古皇帝多风流,最是无情帝王家。但是清朝的皇帝个个都痴情,比如:皇太极,他这一生最爱的恐怕就...
原创 因... 文| 夜谈 编辑| 史言有志 冒顿单于为何放走刘邦?白登之围看似汉军败北,实际是匈奴输了! 说到汉...
原创 曾... 古代的时候,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帝,会把地方上的一些好东西献给皇帝,要是皇帝觉得好,人们就会把它当做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