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这句话虽说是褒义词,但是也可以用来讽刺人,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对父子非常的厉害,他的父亲是天下第一清官,他的儿子却变成了他的爹的死对头,成了天下第一贪官,真是坑爹,能做成第一贪官也是够厉害的,只不过他爹最后被他连累的不得善终,真是家门不幸。
这个不幸的父亲叫做赵申乔,他的父亲曾经在明朝时期就做过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受他父亲的影响,他自小就被教育要为官清廉也不可骄傲自负,只不过他虽清廉却忘记了不能骄傲自负的教诲。
他苦读诗书后,在康熙九年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担任了商丘知县,由于为官清廉秉公执法,被上书推荐,入京担任刑部主事,后来又因为做官公正廉明被推荐,成为了浙江的布政使,他担任布政使的时候,不仅分文不收,还会自己出钱补贴藩库,由于他为官清廉公正,治理一方非常出色,深受康熙的赞赏。
只不过康熙虽然欣赏他,可是却并不喜欢他,因为他的性格太过暴躁,容易在官场上激化矛盾,由于他是汉人,清政府为了体现满汉平等,所以在六部专门分设了满人尚书和汉人尚书,由于赵申乔做事太不知变通,不留情面,跟满人尚书发生了矛盾冲突,给康熙留下了一个意图结党营私,欺压汉人的形象。
康熙便开始想方设法找出赵申乔的漏洞打击一下他,正愁找不着把柄的时候,赵申乔的儿子赵凤诏犯下了大错,他为官期间贪赃枉法,高达三十多万两白银,这样的贪官在康熙时期并不多见,所以康熙大为恼火,一是生气赵凤诏欺君之罪,说自己是个清官,结果是个贪赃勒索的奸臣,二是因为他是赵申乔的儿子,他爹这么清廉,却有一个这么不忠不孝的儿子,为此康熙还说他是天下第一贪官。
赵凤诏入狱后,赵申乔自然会为自己的儿子求情,可是康熙却说他罪不可赦,死罪难逃,斩首示众,赵申乔自此以后也被康熙冷落革职,原本他的大儿子赵熊诏也是康熙的宠臣,也因为此事备受牵连,受到了冷落,后来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被发配西北充军。
赵申乔一生清廉,就因为一个不肖子导致家里发生这么多打击,不久后便郁郁寡欢去世,康熙虽然感念他生前的功绩,也给与了抚慰,可是一个清官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够凄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