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最终成就霸业,不仅是兵戈相见、流血冲突这么简单,他也动用了不少的心思和手段。这些手段有些是他亲自操刀,有些则来源于手下的出谋划策。不管哪种,刘邦都是具体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正是靠着这些手段,刘邦才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后人总是将一些手段的运用冠之以谋略、计策的名号,借此将其典型化、概念化、神秘化,换来一些感叹和惊叹。其实这没什么好吹嘘的,人们之所以慨叹,是因为向往最后的成功,因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这就像两人打架,一个打不过另一个,于是开始避其锋芒,不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采用一些手法,比如打闷棍、撒石灰等。这打闷棍、撒石灰便是手法了,并不见得有何稀奇。刘邦一直是个偏重于心机的人。早在刘邦决定与项羽正面对抗之前,他便已埋下了一个很好伏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导演了一出无间道的好戏,这个戏的主角就是项伯。
项伯这人其实并不就是好多史学家说的那样,是个糊涂蛋,那样看就太肤浅了。从项伯言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人不但不糊涂,而且还是个深藏不露的政治老手。他总能把话说得很圆滑、很漂亮,明着为项羽着想,暗地替刘邦打算,而且做得不着痕迹、滴水不漏。犹如现在的一些马屁高手,为了掩盖个人目的,会把自己伪装成道义和真理的代言人,既办了自己的事,还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项伯的不简单就在这里。
我们知道,项羽是个很自傲、主观性也很强的人,他极少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就是老谋士范增说的话也经常是左耳进右耳出。然而项伯向项羽建议过两次,两次项羽都听进去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应该说,刘邦一开始就看出项伯是个潜力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项伯的特殊身份。项伯是项羽的叔父,是项氏家族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被拉拢过来,那自然大有好处。因为在鸿门宴之前,刘邦没想到项羽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在熊心彭城分兵时,项羽并不受重视,只被任命为宋义的次将,和刘邦都没在一个层次上,刘邦根本没想到有天项羽会成大气候。刘邦在函谷关布兵,一方面是怕诸侯分享他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也是没把其他诸侯放在眼里,包括项羽。后来听项伯说,项羽要对他动武,刘邦这才感到事态严重,意识到自己和项羽的实力还差得很远,所以他会害怕。由此可见,刘邦当初那样极力讨好项伯,是有着长远考虑的,并不单单为了解决鸿门宴前夕的军事危机。
那时的刘邦毕竟翅膀还没全硬,他不能和项羽抗衡,但在心里,他无疑已开始把项羽当作了一个最强的对手。而如果项羽身边有个自己的人,能时刻了解到项羽的动向,那他心里就会踏实很多。项伯无疑是这方面的最佳人选,何况他主动送上门来,刘邦怎能轻易错过这个好机会呢!那么,刘邦当时有没有把握将项伯拉拢过来呢?有。基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项伯和张良关系特殊。
张良救过项伯的命,项伯知恩图报,不惜出卖项羽的军事机密,关系可谓不一般。有了这层关系,将项伯拉拢过来的可能性极大。其次,刘邦下了血本。金钱是一方面,“厚遗项伯”和“金百溢,珠二斗”,不能说不起作用,但仅靠金钱是不够的,那样就太肤浅了。要想真正抓住人心,还得靠关系,靠一种亲密无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与共、生生相惜的特殊关系。这点对刘邦来说是小菜一碟,他很快便打开了突破口:和这位老哥哥攀亲戚,成为儿女亲家。如此,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加上张良的面子,肯定胜过项羽的亲情。
刘邦让项伯感觉很舒坦。说项伯以后会和刘邦更亲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和刘邦是对等的,而和项羽不是。按辈分,项伯是项羽的长辈,项羽应该听他的,就是不完全听他的,最起码也要尊重他。而事实上,他是项羽的手下,要听命于项羽。一家人不一定不闹意见,这样的关系形式无论如何是让人不爽的。而和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不但尊重他,对他以礼相待,哥长哥短的,而且还成了儿女亲家。
在平等之中,还兼有一种被捧为上宾的感觉,这感觉来得自然,很舒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刘邦的两点处世哲学:利诱是可以战胜亲情的;更紧密的亲情关系会超越一般的亲情关系。由此两点,也可以得出刘邦最终的处事态度:他不相信亲情。据此,我们不难得出刘邦是在利用项伯的结论。当然,这也是周瑜打黄盖,双方自愿的事。刘邦利用项伯,这个在以后也得到了证实,因为让项伯美得不亦乐乎的儿女亲家的承诺最终也没落到实处。
刘邦平定天下,论功行赏,他没有忘记项伯在隐蔽战线做出的卓越贡献,封了他为射阳侯,却再也没提儿女亲家的事。当然项伯也不会问,也不敢问,现在的刘邦已今非昔比,找后账无异于找死,以项伯的智慧,是绝然不会做那种傻事的。这事就这样心照不宣地过去了。这个结果已然说明了当时刘邦对待项伯的初衷。所以,项伯无疑成了刘邦的一枚棋子,在项羽营中为刘邦做事,为刘邦上演着无间道的剧情。从项伯事件,我们也能看出项羽的特点,他在无间道中中招绝不是偶然的。
[图片10]
和刘邦相反,项羽是完全相信亲情,也完全在乎亲情的。他听从项伯的劝告,而并不追究其在两军交战在即之时私去敌营、泄露军事情报的责任,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再就是项羽没有心机。他没想到项伯会吃里扒外,更没想到无间道这层利害关系。在他心中,正义就是正义,道义就是道义,即便是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他依然会固守那份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