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朝廷吃不开,是有因为他身上背负着“三座大山”,始终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其一,皇帝的猜忌
自唐朝末年到五代,藩镇主帅、地方割据政权,多由手握兵权的武将或军人拥戴,连大宋开国君主赵匡胤,也是通过陈桥驿黄袍加身的把戏,才当上了皇帝。
老赵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及一系列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措施,把军人干政、尾大不掉的可能消弭于无形。
但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始终耿耿于怀。这块心病,已成大宋历代皇帝遵行不误的家法。
小赵宋徽宗提拔宋江,由地方长官到朝廷大员,不过御笔一挥的小事。毕竟有泼皮高俅摇身一变成殿帅府太尉的前例在那里。
可是,提拔宋江,就触犯了小赵的心病。
私人武装(祝家庄)、地方州郡(高唐州)、叛乱势力(方腊),以及军事重镇(大名府)、中央禁军(高俅、童贯)等,甚至连本朝太祖、太宗都拿不下的异域大辽,都被宋江梁山泊一伙,打得溃不成军。这战力和赫赫战功,小赵可是历历在目。
虽然,梁山军团和108将经平定方腊一役,十去其八,但主将宋江的控御能力可没丢。提拔宋江进朝廷,万一再来下黄袍加身,小赵何以面对老赵?
其二,奸臣的利益
江州知府蔡九,是蔡太师的儿子;大名府梁中书,是蔡太师的女婿;高唐州知府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这几处州郡,都被宋江带人蹂躏了一遍。
就连势大位贵的高俅高太尉、童贯童枢密,都成了宋江的手下败将。人都要面子,高官尤甚。宋江一路高歌猛进,已经大大侵犯到了奸臣圈的利益和面子,势如水火,四大奸臣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殿帅府太尉高俅、杨戬,因见天子重礼厚赐宋江等这伙将校,心内好生不然。两个自来商议道:“这宋江、卢俊义皆是我等仇人,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大臣,受朝廷这等钦恩赏赐,却教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我等省院官僚,如何不惹人耻笑!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有谁,愿意和仇人一块上班?
其三,宋江的大志
忠义堂济济107将,士农工商儒释道囊括其中,宋江驾驭得道,如臂使指。可见,宋江拿捏人心,很有一套。
而小赵宋徽宗痴迷于艺术和女人,很容易被四大奸臣巧言蒙蔽。以宋江的手段,通过化解与奸臣的利益纠葛、矛盾来上位,有理论上的可能。
但如此一来,便意味着宋江要和四大奸臣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也意味着将来逃不过史书的口诛笔伐。而这,和他本人的平生大志是背道而驰的。
宋江毕生所愿,只在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昏君在上,奸臣在下,正是忠臣扬名后世的好时节。
招安后,朝廷处置不当,诸将找吴用,表明再行造反的野心,宋江宁死不屈,其原因在此;破辽时,面对大辽高官厚禄的劝降,宋江不为所动,其原因在此;临死之计,将忠心耿耿的李逵招来毒死,其原因也是在此。
小结
总而言之,宋江想在朝廷上位、吃的开,得要翻越这“三座大山”。可是,奸臣可以和解,皇帝猜忌可以消除,一心一意要做大宋忠魂贞鬼的心思,如何能勘破?由此,宋江的命运,水浒诸将的悲剧,也就“命中注定”了。
写到这里,偶然想到《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言:“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