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曾经侵略自己的敌人称呼为伙伴?这事大概只有韩国总统可以做的出来,而且是韩国最重要的独立日这一天说出来,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而这一天也被日后的韩国定为国家法定纪念日,每年的3月1日,韩国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表达对日本侵略的不满。
但在2023年3月1日这一天,韩国总统尹锡悦居然在“三一抗日独立运动”104周年纪念仪式的致辞活动中认为日本从“军国主义的侵略者”转变为“携手合作的伙伴”,不仅没有像前几任总统那样敦促日本反省自己的历史问题,反而强调韩日的合作以及韩美日三国合作的重要性,这简直就是数典忘祖。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朝鲜半岛,唐朝的时候就入侵了一次,白江口一战直接让日本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后来到明朝的时候日本又入侵了一次,当时的明朝作为朝鲜的藩属国,直接派军远征,击碎了日本的野心,但日本从未停下自己的野心,而是在寻找机会,甲午战争的胜利让日本终于找到了机会,先靠《马关条约》瓦解清朝的朝贡体系。
1910年,日本更是逼迫已经“上升”为大韩帝国的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成为日本领土的一部分,这一天也成为韩国的“庚戌国耻”。
日据时期,日本为了防止民众起义,没收民间的武器,强迫几家用一把拴着铁链子的菜刀,不仅如此,日本强行霸占朝鲜半岛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将朝鲜半岛变成日本的粮食、原料的供应地以及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
在文化也是进行日式教育,鼓吹日本皇民化运动,不允许开设与朝鲜相关的课程,目的就是让朝鲜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
一些人不堪压迫纷纷逃到深山老林里刀耕火种,仅1914年去深山老林的民众就有24万,而贫困的佃农不仅要负担越来越重的租金,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共50多种,工人每天进行繁重的劳动,发出的工钱根本无法养家糊口,可以说备受欺凌。
在如此压迫的情况,朝鲜的爱国志士多次反抗,尤其是1909年10月26日的时候爱国志士安重根成功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而日本也多次残酷镇压起义,可以说当时日本的残害暴行罄竹难书。
因此只要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都对日本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加上日本从来不反省自己的罪行,更是激起很多人的声讨,这其中除了我国之外另外一个声讨最厉害的就是韩国,虽然后来日本和韩国在经济上有往来,但是在历史问题上从来都是寸步不让,可惜到了尹锡悦这里开了个头。
朴正熙时期虽然和日本缓和关系,经济上积极引入日本投资,依靠日本技术发展韩国,但在历史问题上不含糊,但也没有一直强硬,关键就是看日本的态度,
朴正熙时期韩日经济往来密切,但是政治上要多冷就有多冷
。
到了全斗焕时期,虽然韩日关系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在历史问题上依旧强硬,1984年9月全斗焕访问日本,这是
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访问日本的总统,他直接要求裕仁天皇道歉
,而裕仁的道歉虽然没有达到韩国的预期,但口头上表达对这段不幸历史的遗憾,好歹也是道歉了。
卢泰愚时期,日韩关系虽然全面深化,但是对于历史问题依旧比较严谨,也因此当时新继位的明仁天皇用痛惜代替了遗憾,上升了之前道歉的级别,也是这个时候,
在卢泰愚的要求下,日本开始全面烦死慰安妇问题,组成了日韩共同调查组全面调查慰安妇问题
。
到了后面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时期,对当时日本美化侵略战争、慰安妇和修改教科书等问题非常敏感,逮住机会就骂上几声,哪怕日后的李明博、朴槿惠以及文在寅几个人在政治理念上有所不同,但毫无例外的对日本问题上从来都是强硬的立场,基本都是统一要求日本对殖民主义和侵略战争做深刻反思。
可以说在尹锡悦之前,韩国官方对待日本侵略的历史问题上就从来没有软过,而且韩国民间对日本也是意见很多,动不动就反日,可以说从上到下对日本没有好感,韩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是刻进骨子里的。
然而就是这么强硬的背景下,尹锡悦居然在韩国极为看重的抗日独立纪念日这个敏感的日子里,居然表态日本从侵略者变成合作者,历代总统都没有在日本历史问题上有过含糊,尹锡悦是头一个,自然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当天下午首尔街头就有超过4万的民众游行,表达尹锡悦对将日本宣称为韩国伙伴的不满,数典忘祖,大概就是说的尹锡悦这种人,估计下场也会和前辈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