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朱祁钰,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庸碌之君,他没什么功绩,不就是重用了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吗?没把他列入昏君就不错了。其实这个说法大错特错,这样评价朱祁钰真是有失公允,依我看,明代宗朱祁钰就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
明朝经过永乐、洪熙、宣德三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国力蒸蒸日上,史称“永仁宣之治”。结果“大明战神”朱祁镇整了个土木堡之变,把大明积攒下来的国力与财富基本挥之一空。就连很多能臣武将也在战场上非死即伤,大明王朝属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正当群龙无首之际,以徐有贞为首的大臣决定南迁。此言一出就有一帮大臣纷纷附和,大家都认为,应该放弃北京,退守南京城。
只有一位大臣,姓于名谦,时任兵部尚书,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想法,于谦表示,甭扯那哩格儿楞,什么南迁北迁,说白了不就是畏战逃跑吗?明朝的皇陵、宗庙都在北京,国之社稷、国之根本也都在北京,丢下北京往南京跑,那大明基本就凉一半了。
于谦这一番慷慨陈词,打消了那些主降派的迁都念头。但是国不能一日无君啊,在于谦的举荐下,朱祁钰登上了皇位。之后朱祁钰开始对英宗时期的一些烂摊子进行改革,还除掉了宦官王振的很多党羽。瓦剌来袭时,朱祁钰挺身而出,力排众议要和瓦剌决一死战,最后保住了大明江山。这难道不能说明朱祁钰是一个明君吗?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朱祁钰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明英宗时期荒废的国政被他一一解决,随后又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颓废的国力开始逐渐强盛起来。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人才辈出,徐程、于谦、王一宁、杨洪、罗通个个都是良臣。这足以说明朱祁钰是知人善用,选贤任能的一个明君!
说到底,朱祁钰真的算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大家也可以通过购买《明朝那些事儿》或者购买《明史》来阅读,来更加深入了解他。
其实此文的目的,不能单看朱祁钰的丰功伟绩。其实到了工作岗位上,要想做一个好的上司,首先就需要选贤任能,知人善用。而且能够广开言路,不闭目塞听。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此文中学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还应该学习朱祁钰那种大难当前临危不乱,以国家大义为重的民族精神。这样中国才能慢慢强大起来,在外国面前更加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