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紫禁城
在明清两朝是当时最高的统治者皇帝们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在当时除了负责保护皇帝的内廷侍卫,包括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在内任何人进入紫禁城都不得携带兵刃,私自携带兵刃进入者就是死罪。那么位于紫禁城中部重要位置上的
“隆宗门
”匾额上为什么会插着一支箭呢?这支箭又是谁射上去的呢?为什么至今没有从匾额上给拔下来?
揭开这些秘密还要从清朝
乾隆
年间说起,
乾隆
晚年好大喜功,六下江南劳民伤财,致使国库空虚。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好多老百姓吃不上饭,于是就起来反抗,还成立了许多宗教性的组织,如
白莲教,天理教
等。
嘉庆
皇帝即位后,天理教的声势逐渐壮大,在河南山东北京等地经常组织发动起义。
隆宗门
上的这支箭就是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时候留下来的。天理教的起义军竟然能攻入重兵把守的皇家禁地紫禁城简直是不可思议,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支农民起义军竟然才200人。率领这支起义军的是天理教的头目
林清
,起义前他用重金收买了西华门的太监,太监打开西华门后义军顺利攻入紫禁城,进入紫禁城的义军如入无人之境,当时的禁卫军首领一看事情不妙,立即逃走了。
义军在太监的带领下一路攻打到
隆宗门
,起义军的目的是冲进皇宫刺杀
嘉庆
皇帝,不凑巧的是那一天刚好嘉庆皇帝不在皇宫内,出去狩猎去了,皇帝出行带走了皇宫内的大部分侍卫,要不然
林清
率领的这支义军也不会这么快就攻到
隆宗门
。留守皇宫的是皇子
道光,道光
当时一看
隆宗门
快守不住了,急忙派人调来驻守在附近的火器营前来才把起义给镇压下去,起义军的首领
林清
也在乱军之中被打死,这支箭就是当时的义军攻打
隆宗门
的时候射上去的。
嘉庆
皇帝回朝后,看到
隆宗门
面额上的箭非常愤怒,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下令全国开始清剿天理教,致使
天理教
徒在全国销声匿迹。后来有大臣建议
嘉庆
皇帝把
隆宗门
匾额上的箭给取下来,
嘉庆
皇帝不让取,他要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这次事件。
嘉庆
皇帝还专门为这次事件下了罪己诏书。
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大厦将倾之势,
嘉庆
皇帝纵然有信心重振国威,但是时代大势所趋,不是他一个能力平庸的皇帝所能左右的。斗转星移,历史中的人物逐渐成为过去,唯有这支箭依然留在隆宗门上,似乎在向后来的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