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9年,毛泽东和斯大林做出一个判断,事后证明两人都错了
创始人
2025-08-02 02:32:40
0

毛泽东,斯大林,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国、苏联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拥有非比寻常的战略眼光,每每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英明的决策。

1949年,毛泽东和斯大林就一个共同的重大话题做出了相同的判断,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判断准确无误时,不久之后,现实却证明两人都错了。

话题要从1949年12月开始讲起。

12月16日,毛主席乘坐的专列经过长达10天的旅行,抵达莫斯科火车站。

我们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很多人都有出国的经历,比如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等,但是毛主席不喜欢出国。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曾组织一批湖南青年赴欧勤工俭学,可临出国时,毛主席自己却选择了留在国内,用他的话说,“我留在中国搞研究调查,比出国更有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后数十年间,毛主席一直留在国内,研究中国的问题,从未走出国门境外,却硬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把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了后来的燎原之势,最终夺取全国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政权建立起来了,毛主席的想法却变了。

以前,毛主席不想出国,觉得首先要研究透国内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对手是蒋介石,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国共冲突属于内政,不需要外国插手,更多是独立自主。

可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

新中国成立后,对手一下子多了很多,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我们视为仇敌,政治上丑化,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欲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力薄弱,想要安全,想要发展,必须寻求外部帮助,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无疑是中国最好的合作伙伴。

毛主席对苏联、斯大林并无特别好感,由于共产国际早期对中国革命的错误干涉,以及斯大林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脚踩两只船”,毛主席一度对斯大林颇有微词,但为了新中国的利益,毛主席还是决定亲自出访苏联,为国家争取苏联的援助。

毛主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苏联的。

12月16日晚,斯大林和毛主席,两位伟人第一次见面,握手。

双方寒暄一番,很快步入正题。

毛主席此次访苏,主要有两个议题,一是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争取苏联援助;二是给斯大林祝贺七十大寿。

不过,会谈一开始,毛主席既没谈签约问题,也没提祝寿问题,双方的第一个话题是战争与和平。

近代以来,中国多灾多难,战乱频仍,极少有长期的和平环境,经济自然无法快速发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场全国范围内的巨大战事,更让国内经济遭受极大破坏。

“‘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中国需要3至5年的喘息时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使全国形势稳定下来。解决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取决于和平的前景。”毛主席对斯大林说。

毛主席很清楚,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中共中央委托我向您,斯大林同志问明一个问题:怎样保障国际和平,保障程度如何?”毛主席谦虚地请教斯大林。

斯大林摇摇头,回答道:“目前并不存在对中国的直接威胁。”

“为什么这么说呢?”毛主席问。

斯大林敲了敲烟斗,说:“亲爱的毛泽东同志。你们的敌人就是日本和美国。日本尚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因此不想打仗,也没有能力打仗。”

“那美国呢?杜鲁门可不是一位反共的右派份子。”

“美国虽然大肆叫嚣着要发动战争,但它害怕战争。至于欧洲人,早被战争吓破了胆。”斯大林一番分析后,自信地得出一个结论:

“实际上没有人同中国打仗。”

“难道金日成会进攻中国吗?”斯大林笑道。

斯大林认为,国际和平取决于中苏两国共同的努力,他信心十足地表示:“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和平不仅可以保障5至10年,而且可以保障10至20年,还可能更长一点时间。”

毛主席也微笑着点了点头,英雄所见略同。

实际上,早在出国之前,毛主席和中央就分析过当前国际形势,认为二战结束后不久,美苏两国争霸,谁都没有绝对实力击败对手,也就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毕竟二战的教训太惨痛,彷佛还在昨天。至于其他国家,更没能力对中国构成威胁。

也就是,在是否会爆发战争这一点上,毛主席和斯大林有着一致的判断,有着中苏友好互助的背景,中国近几年乃至十年,都不会面临战争威胁。

第二天,毛主席在一封拍给刘少奇的电报中声称,“斯大林的估计同我们一样,仗很难打起来。”

可惜,双方的估计都过于乐观了,两位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战略大师,居然在同一件事上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1950年6月,也就是毛主席和斯大林会谈后的6个月,朝鲜战争爆发了。

不管中国还是苏联,都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战争,苏联还好,只是出武器装备和部分空军,但中国却兴师动众,出动数十万军队,又打了三年的仗。

不过,这一仗未必不是好事。这一场立国之战,让美国人领教了中国的厉害,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真正打出了数十年的和平,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历史】1991年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成2个...
原创 生... “乱世枭雄”曹操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在乱世中曹操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胸怀大志,一直都在不...
原创 如... 当然不会,因为刘备自己就想做皇帝。 刘备小的时候看见庭院里的树,会跟小伙伴说长大以后坐的车要有这么大...
原创 早... 东汉末年的袁绍,虽说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但之前也曾经是雄踞一方,威震华夏的霸主。当时,就是曹操也得让他...
原创 民... #历史开讲# 祖逖,字士稚,是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报国...
原创 为... 为何清朝统治下的人口,从7000万猛增至4亿?主要原因有4点 文/文史纪事 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一直都...
原创 典... #三国风云录# 在曹操的身边,曾经有过两个贴身的内卫。这两个人都是武功高强,都曾经在战场上救过曹操的...
原创 天... 在我国的历史上要说最有名的“反骨仔”,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人中吕布”,但是要说最成功的“反骨仔”大...
原创 汉...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西汉之所以这么快走向衰亡,与他脱不了干系,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决定,无意间拉...
原创 甲... 文/搞哥读史 一、海防缺口 在清代历史上,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面对陆上的敌人多,来自海上的威胁少。所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