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传说单雄信三世反唐,他和唐朝有什么仇恨?
创始人
2025-08-02 01:34:14
0

生活中常讲“乱世出英雄”,笔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与其说是乱世出英雄,倒不如说是盛世埋没英雄。英雄每个时代都有,只不过乱世更容易得到锻炼,更残酷,成长也更快,更有机会踏着尸山血海成长起来。

从根本的角度出发,人的才能不论乱世治世都是差不多的。假设在一个和平年代,一个将军可能是上面有人托关系当上的。那么只要不是真正打仗,并不能证明他没有才能。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了战乱发生,自然会多出一项客观的选拔标准,这样一来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才会露出马脚。久而久之,真正有才能的人则显露出来,成为当朝英雄。

掏心窝讲,很多人都羡慕名将的风采,很想体会一下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这个既定的事实谁也无法改变。军事论坛里往往人满为患,自然会导致一些人悔恨生不逢时。

但诸位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细节,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这样的人有几个?上战场之后并没有那么容易存活,多少人都是心怀这样的气魄,最终只能落得悲惨的结局。

当然,作为公平客观的英雄选拔平台与机制,无数人还是心驰向往,比如单雄信。据史书中记载,他曾三次转世反唐,他和唐朝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我单雄信大哥是山东菏泽曹县人,这个来头着实有点让人畏惧。

“山东菏泽曹县(shǎndǒnghèzēcàoxiǎn),牛毕六六六我喱宝贝”,时不时还回荡在自己的脑海中。当时网友们为了调侃,还说“地球分为南半球和曹半球”。

除了史书中对他的了解,更多的则是来自影视剧。印象中这个人威猛高大,勇武过人,又被人们称之为“飞将”。交好同郡徐世绩,二者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隋末唐初爆发农民起义,单雄信在这场乱世中投靠了魏公李密。在拜为大将军后,率领瓦岗山农民起义军征战四方,参加著名的偃师之战。

至于他未来的三次转世反唐,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单雄忠,即单雄信的哥哥。当时李渊率领的起义军在晋阳起兵,恰巧碰到了前来打猎的单雄忠。

看到他装备齐全,李渊以为他是杨广派来的杀手,随即下令军队射死了单雄忠。和我动手就那么一回事儿了,这可是我的亲哥哥。作为乱世中的英雄之一,单雄信当然咽不下这口气。

内心万般不甘的他,开始了反唐之路,后来更是做了群雄王世充的大将军。双方在交战中当单雄信直奔李世民,还好在徐茂公的掩护下后者才有了一条生路。

被李世民擒拿后,最终被行刑处理。在临终之际,程咬金曾为单雄信送行并带了一碗酒:“单二哥,下辈子投胎转世为人再找李世民算账”。果然,他三次投胎转世,只为干掉大唐。

直接从史书的角度去分析,未免过于官方无趣,笔者还是以电视剧为根本去聊一聊。在《薛仁贵征东》中,东辽红袍大力子元帅盖苏文,算得上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将军。

作为反唐的代表人物,李世民对其心存忌惮,因为他掌管着高句丽国末期的军事大权。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盖苏文除掉了自己的老国王,当上了高句丽的摄政王。既然一个朝代我说了算,那我就必须和唐朝磕上那么一磕。

古代的高句丽是紧挨着东北和朝鲜半岛,不停地在大唐边境骚扰。唐太宗得知后,亲自率领水路五百船四万兵、陆军六万发动亲征,因为天气环境的恶劣,大唐折兵数千返回长安。

在进行了短暂筹备后,唐太宗次年再次带领军队发动战争,最终因不熟悉气候,再次还师。他们意识到盖苏文的实力不容小觑,直到公元661年唐军与新罗联合才将其拿下。

据说盖苏文当时还杀害了在凤凰山瓦岗兄弟之一的齐国远,其他瓦岗兄弟得知这个消息后,全部张罗为其报仇。奈何盖苏文的实力太强大,26个瓦岗兄弟全部被杀害。

李渊在打天下时,单雄信就给唐朝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单雄信在去世后,高句丽的摄政王盖苏文再次困扰着整个大唐。潜意识中人们都有这样一个观念:盖苏文是单雄信的转世。

在大多数人的看法中,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包括诸位在了解他的时候,也都是源于《说唐三传》《混唐后传》这两部影视剧。史学界中有这样一个说法:苏宝同是单雄信的二次转世。

当时苏宝同祖父苏定方原刘黑闼部下,各为其主,随即布下埋伏只为擒拿罗成。奈何刘黑闼兵败,苏定方随其部下投降李唐,双方一同设计害死了罗成。

罗成的遗腹子为了给爹爹报仇,最终杀了苏定方。但苏麟弟弟苏凤却逃亡到西域定居,并在这里壮大实力成为大元帅,即我们前面所说的苏宝同。

世仇就这样被演绎到了后代,苏宝同痛恨罗通,立志推翻朝廷,杀死罗通。为了提高自身武艺,他特意拜李道符为门下,为接下来的复仇之路做好铺垫。

苏宝同苦等多时,起兵唐,公开挑衅朝廷。当时唐朝在为皇帝为唐高宗,听到这个消息后随即派出徐茂公、薛仁贵等阵容,并御驾亲征。

作为当时最强大的一个王朝,西域当然不是它的对手。在这个节骨眼上,唐高宗开始意骄志满,苏宝同抓住时机将唐朝大军围在锁阳城,致秦怀玉、尉迟宝林、宝庆等大将均被杀害。

虽然后人对苏宝同最多的评价就是“枭雄”,但不可否认其对大唐的仇视。因个人恩怨而不惜引发两国战争,弃黎民百姓于不顾,历史上实在不多得。

第三次转世为安禄山,这个名字没有人感到陌生,安史之乱的发起人。除了所谓的夺权,还和一个人脱不了关系,那就是徐茂公。

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深受唐朝统治者的信任。随后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着整个东北地区的话语权,那这和徐茂公又有什么关系?

野史中记载,徐茂公的后代和安禄山的义父有矛盾。张守珪这个人比较保守,双方虽然有矛盾,我不和你往来就是了,但徐茂公的后代却在处处设计陷害于他,直至张守珪被贬。

这可是带我发展致富、平步青云的人,安禄山当然看不过眼。奈何徐茂公、包括他的后代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这间接导致了安禄山对李氏王朝的仇视。

有了这个叛乱的想法,那就着手实施,他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储藏兵器、粮食。就在这个时候,杨国忠在唐玄宗面前不断说他的坏话,甚至各种陷害。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当时整个军队人数达到15万,一路直取洛阳城。随后安禄山国号大燕,定都洛阳。

“见宫阙尊雄”,安禄山享福意识过早,导致治军不严。虽然唐军覆灭,但叛军控制的河北各州郡中有十多个归降朝廷,这也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失败,最终为子所弑。

封建也好迷信也罢,毕竟只是野史中的记载,至于真实性笔者就不做过多赘述了。回到问题最初,李世民诛杀单雄信的结局避免不了,各种私心只为个人利益,如此精明的李世民怎会留他一条生路?

退一万步去讲,即便留他一条生路,单雄信还是会反叛,因为他心底儿从来就没服过。加上自身特殊的性格,让他或者只是为自己留下祸患。所以即便徐茂公再怎么挽留,李世民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很多人看来,皇帝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毕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从没有人体会过他们的苦衷。这种高危职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盯上,看来当皇帝真不是容易的活儿,更别说享清福。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历史】1991年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成2个...
原创 生... “乱世枭雄”曹操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在乱世中曹操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胸怀大志,一直都在不...
原创 如... 当然不会,因为刘备自己就想做皇帝。 刘备小的时候看见庭院里的树,会跟小伙伴说长大以后坐的车要有这么大...
原创 早... 东汉末年的袁绍,虽说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但之前也曾经是雄踞一方,威震华夏的霸主。当时,就是曹操也得让他...
原创 民... #历史开讲# 祖逖,字士稚,是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报国...
原创 为... 为何清朝统治下的人口,从7000万猛增至4亿?主要原因有4点 文/文史纪事 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一直都...
原创 典... #三国风云录# 在曹操的身边,曾经有过两个贴身的内卫。这两个人都是武功高强,都曾经在战场上救过曹操的...
原创 天... 在我国的历史上要说最有名的“反骨仔”,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人中吕布”,但是要说最成功的“反骨仔”大...
原创 汉...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西汉之所以这么快走向衰亡,与他脱不了干系,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决定,无意间拉...
原创 甲... 文/搞哥读史 一、海防缺口 在清代历史上,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面对陆上的敌人多,来自海上的威胁少。所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