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代伟人邓小平,功成名就后为何九过家门而不入?邓公直言:我怕
创始人
2025-08-02 00:04:11
0

前言

“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就没想过回老家看一眼吗?”

“我怕!”面对记者的提问,邓小平摇头坦言。

1988年6月,四川自贡灯会在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得知后,带着自己的孙子欣然前往,正与孩子讲解四川文化时,一群记者围了上来,他们正因见到邓小平而兴奋不已时,一位来自四川广安,也就是邓小平家乡的一位记者,

因为对邓小平九过家门却不入好奇,故问出了上言。

邓小平却只是淡淡回了“我怕”两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在场的记者闻言集体噤声,面面相觑,只剩下周围游客的嘈杂。

要知道,邓小平可是出了名的胆大,这个“怕”,到底是在“怕”什么呢?

戎马半生的邓小平

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中,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

我国一代伟人邓小平就此诞生了。

彼时的他被父亲取名邓先圣,意为希望他能向圣人学习,但是在他1909年入学之后,教书先生认为他名字中的“先圣”也有着超越圣人之意,如此一来便是亵渎圣人。

于是便又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希贤。意味着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贤者。这个名字直到邓小平参加革命后,因革命需要才改为邓小平。

年幼的邓小平聪颖好学,不仅在课堂上积极求学,在课下也爱缠着先生问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思维跳脱、求知欲旺盛的他还四处借书汲取知识。

从1909年到1918年,邓小平以优异的成绩,连升三所学校,知识储备雄厚。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远在四川的邓小平被其热血感染,誓要推翻这封建制度,坚决抵抗帝国主义。

并且五四运动也给了他启示,学习国外长处,对我国的发展也必有帮助。

1919年秋,邓小平考入重庆的留法预备学校,在这所学校中邓小平整日泡在书中,

不是学习如何救国,便是学习法语争取出国留学学习新思想救国。

1920年10月,邓小平如愿拿到了去法国留学进修的机会,并成功进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

在法国期间,他由于家境贫寒只能半工半读,一边学习,一边辗转于各个工厂做工成了他的常态。

1922年,听说国内共产党成立的他非常激动,可是在法的学习还未结束,导致他不能参加革命,直到这一年夏,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也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在法国成立,邓小平毅然加入,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在共青团工作期间,因其表现出色,在1924年便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1月,邓小平被组织推选,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更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

这段经历为邓小平先进的思想主张奠定了基础。

1927年春,邓小平学成归国,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他坚定的认为唯有民主能救国。

先后领导了广西起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并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创建人之一,之后又参与了土改政策、反对“左”倾路线,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邓小平逐渐从地下党员转入部队,进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担任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一起,组成为后世闻名的“刘邓组合”。

而他们最为有名的战役便是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场战役开始之前129师的主力部队已经经历了近一个月的高强度作战,极度疲劳不说,还有着较重的伤亡。

但毛主席此时发来的3"A"加急绝密电报,使他们意识到挺进大别山刻不容缓。

于是经过短暂的商议,邓小平等人在收到电报的九日之后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行程。

此番战役注定凶险,但邓小平和刘伯承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绝妙的配合,成功包围蒋介石集团的第40师和52师82旅。

面对蒋军的疯狂冲击,邓小平等人严密部署,死守包围圈,并派出主力部队冲向蒋军阵地,猛烈打击对方的突围部队。

最终,随着包围圈的逐渐缩小,蒋军全部被至石丘垅,走投无路的蒋军只得缴械投降。

这场战斗中,邓小平大军全歼蒋氏集团5个团,击毙、俘虏蒋军一千七百多人,缴获蒋军的装备更是多不胜数,甚至还击落蒋军轰炸机一架,可谓战果累累。

这场战役的圆满成功,直接奠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邓小平,被党中央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平之后的邓小平不用再带兵打仗,

按理说应该有了空闲时间可以回家乡看看,可是邓小平却并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

九过家门而不入的怕

毛主席在解放之后,还多次回到韶山走亲访友,祭奠父母,甚至为怀念家乡写下脍炙人口的《七律·韶山》,而邓小平多次回到四川执行公务,却没有到家乡一次。

即使火车路过广安站也没有下车看看。

据史料记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安县委还曾两次邀请他回老家看看。

而邓小平离家多年,面对老乡的诚恳的邀请,他的心中也是泛起阵阵涟漪,然而最后,他也只是微笑着摆摆手。

他的妻子卓琳在一旁看的明了,她知道邓小平不忍开口拒绝,于是笑着对广安县委说道:

“谢谢家乡人民的盛情邀请,首长公务繁忙,实在无暇返乡,你们先回吧。”

1988年6月,四川自贡灯会在上海举行,邓小平携孙前往观赏,游玩间有记者围上来,其中一位来自广安的记者问他:“首长,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就没想过回老家看一眼吗?”

这一次邓小平没再回避,只是摸着孙儿的头坦言道:“我怕!”

说完这句邓小平便带着小孙子到别处观赏了,只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记者们。

之后据邓小平的女儿邓榕、邓林透露,邓小平不止自己不回老家,也不让自己的子女回去。

这到底是为何呢?这个问题也困扰的广安记者许久。

直到后来,在邓小平女儿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给出了众人答案。

原来啊,邓小平不回家乡,一方面原因是怕当地百姓兴师动众的前往迎接,如此一来便骚扰的地方百姓不得安宁。另一方面是因为怕亲戚朋友找他办事,答应了,就是违反组织纪律,不答应,又情面难却。

这就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啊,他的怕,怕“惊扰百姓”、“怕骚扰地方”、怕带坏党内风气,面面俱到的“怕”,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而这也让人想到邓小平曾在抗日战争时期说过的话,

“人民是一切的母亲”

以及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真切做到了不只是说说而已,不仅如此,他还带头提出,退休安享晚年的想法,并主动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为后辈领导集体的上任,做了身先士卒的表率。

在邓小平离职后,许多爱国老干部纷纷响应,主动提辞回家养老。

回归家庭的邓小平也享受了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

虽然邓小平已经辞去副总理职务,但是他还是心系祖国,为百姓的生活担忧。每次在北京有了新建设之后,他总忍不住想去参观,每次参观完还禁不住欣慰感慨,现在时代发展的迅速。

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体时又面露忧愁,他曾对自己的妻子卓琳说道:“我希望我能够多活几年,看到全中国人民的生活走向小康,看到香港能够回归祖国。”

然而很遗憾的是,邓小平未能完成他的愿望,而他的妻子卓琳却帮他完成了一半。

邓小平和爱妻卓琳

说到卓琳,她与邓小平的婚姻经历也感人至深。

邓小平与卓琳相识在延河边。那是1939年夏天,担任129师政治主任的邓小平打胜太行山一仗后,被组织召回延安。而他的单身问题也被战友们重视起来,于是和他同住的好友邓发,便时常带他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走动,因为那里工作的基本都是思想先进的女同志。

邓发希望他能在这里结交到一个知心人。不出邓发所料,邓小平在这一来二去的熟悉中,对热情活泼的卓琳暗生好感。

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卓琳原名蒲琼英,家世卓越,父亲还曾被孙中山先生授予少将军衔,在她十三四时,因为短跑优秀,被选到北京参加60米、100米短跑比赛。

在北京期间她先考入北京女子一中,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她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成为革命的一份子。

来到延安之后,她又进入了陕北公学进修,因为表现优异,加入共产党。

其实在邓小平认识卓琳之前,卓琳就已经听过过邓小平了,还现场听过他的演讲,

但是对于恋爱结婚这件事情,卓琳认为她对邓小平的了解还不够,于是对于邓小平的结婚提议表示需要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

邓小平理解并尊重卓琳。在后来的相处中,卓琳发现了这个不善言辞的外表下有一颗追求真理、坚定执着的心,而邓小平走过万水千山的见识以及深厚的学识也深深吸引了卓琳。

于是在邓小平下一次的求婚中,卓琳答应了。

在1939年8月下旬的一个傍晚,在延河边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聚餐会。在这个聚餐会上,卓琳将卡其布制服当做婚服,与衣着军装的邓小平举行了婚礼。

毛泽东夫妇、刘少奇等人见证了他们的结合,见证了这对真诚与淳朴的结合。

35岁的邓小平与23岁的卓琳,在之后,风风雨雨走过了五十多年。

军队中,大家对邓小平的评价都是不苟言笑、严谨、打胜仗的军事家,然而在卓琳面前,邓小平还有着温柔体贴的一面。

陈锡联曾说:“在那时候,小平同志对卓琳是真爱护。卓琳洗头时,小平同志就在旁边拿水帮她冲洗。

小平同志是多么严肃的人呀!二野的人都特别怕他,可他也有这么温柔体贴的一面。”

而卓琳也是为邓小平倾心付出一生。在邓小平公务繁忙时,不仅放弃自己的工作,还为了配合邓小平工作,成为了他身边最默契的秘书;在邓小平受难时,卓琳也同样无怨无悔的跟随在他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可以说是他们的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温暖、相扶相携、相濡以沫、生死相依,才使他们相伴走过了58个风云多变的春夏秋冬。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临终前邓小平还交代子女要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在海上看到香港回归。

造化弄人,就在这一年7月1日,香港重回祖国怀抱。

回归仪式举行之前,卓琳向党中央请求,她希望能够代替邓小平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在香港的回归仪式上,卓琳激动的热烈盈眶,她反复摩擦着手中邓小平的照片,仿佛在与远在天国的邓小平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回顾邓小平的一生,为家,他贴心负责,照顾妻子,理解妻子,与妻子举案齐眉,恩爱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丈夫,晚年还又主动请辞回归家庭教育子孙

。为国,他领兵打仗,改革政策,为我国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著的伟人。

我国发展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烈士,有邓小平一样为国开创先河,改革迎新的,也有如刘伯承领兵打仗战功赫赫的,但无论的哪一位英烈,都是因为有他们在,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小康生活。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母队官宣!余嘉豪加盟毕尔巴鄂 ... 北京时间8月1日消息,浙江稠州男篮发布公告,宣布余嘉豪暂时离开CBA,加盟西甲毕尔巴鄂篮球俱乐部。 ...
原创 尼... 8月份的第一天,尼克斯用一笔重磅操作,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焦点视野当中。 通过协商,纽约与队内的锋线大将...
深圳青少年(儿童)锦标赛田径项... 7月31日,为期四天的深圳市青少年(儿童)锦标赛田径项目在宝安体育场圆满落幕。来自全市各区10支队伍...
原创 如... 我们以洪承畴,来对比, 康熙四年二月,洪承畴卒,谥文襄。在康熙朝还是不错的。但是,到了乾隆朝就被编入...
原创 齐... 点到为止,是成年人基本的素养! 奉劝各位,三句话如果还劝不动一个人,那就不要再劝了,再劝就是你不懂事...
原创 如... 假设如果赫鲁晓夫没有在1964年被免职,苏联在1991年不解体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他试图在许多方面改善...
原创 周...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封神榜》这部剧,这部剧就是讲述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讨伐荒淫无道的商纣王最后圆...
原创 彭... 《——【·前言·】——》 公元前205年,楚汉战争决定性大战——彭城之战爆发。 刘邦统领56万大...
原创 王... 后世的很多宋史学家认为,大宋中后期的“熙宁改革”(王安石变法)被很多人说还是宋朝走向下坡路的开始。比...
原创 蒋...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有一件事,老蒋跑到台湾省后,一直耿耿于怀。让老蒋心里不满的这件事,居然是他得到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