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一门三进士”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注),就一举夺得第一名(解[jiè]元),人称“解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
从小出名的才子解缙,会试怎么被排到第七名呢?原来,解缙所作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本来主考官要点他为一甲,拟为“状元”人选。但其他考官认为,解缙文章中的言论过于尖锐,怕招惹是非,便有意将解缙往后排,列为第七名。
解缙虽然与状元擦肩而过,但解氏家族“兄弟同登第”、“一门三进士”的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解缙的家乡吉水,也轰动了京城,一时传为美谈。
而这次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状元任亨泰,在后来却远不如解缙有建树。
注:古时读书人须经考试才可作官(所谓“学而优则仕”)。县、府一级考试通过的称“秀才”;只有秀才才可参加省级考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参加全国性考试(会试,第一名称“会元”),考中的称“进士”,进士经殿试(到皇城内保和殿考试)后,由皇帝钦定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