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我们都知道他是何等伟大的君主,秦王扫六合虎视眈眈,是他统一了分裂数百年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封建帝国。之所以秦始皇能做出如此伟大的业绩,是因为他手下有一批能臣,其中最有才华的,便是秦始皇的最信任的宰相李斯。
是他为秦始皇制定了征服六国的策略,是他为秦始皇制定了分天下为四十郡的行政制度。这么一个伟大的天才,他生前和秦始皇惺惺相惜,却在秦始皇死后,被皇帝的继承人判处极刑,全家通通斩首,他为自己背叛秦始皇而悔恨,他也留下了十字预言,预言大秦帝国的灭亡。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他为什么背叛秦始皇?他留下了哪十个字。
李斯出生于当时的楚国地区,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尤其爱思考政治问题,他敏锐的判断出来当时的中原大地已经到了将要统一的关键时刻。他希望自己可以辅佐一位贤能的国君,帮他平定天下,自己也可以得到名流清史的机会。
这个时候能实现他这样伟大抱负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西边的秦国,一个是东边的齐国。因为李斯出生于楚国,对于他们楚国来说秦国是头号大敌,所以青年时代李斯对秦国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他第一时间选择的是投奔齐国,在当时齐国的权贵家里成为了一名门客。
他本来是希望可以在齐国青云直上,最后成为一国宰相,帮助齐国实施正确的改革策略,但是等李斯真的到了齐国,他很快就失望了。因为当时的齐国国君昏庸无能,整个朝堂格局,是被几大豪门世家给把持,李斯他身为一个外地人,也根本无法挤进他们的圈子。
李斯这个时候才明白,他在这里无法实现他的抱负,所以他又去了秦国。在秦国李斯则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机会,当时秦国的国君秦王嬴政,年纪尚小,在秦国主政的是当时的宰相吕不韦。吕不韦本人就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在秦国执政,所以他对于外来人才并不排斥,相反他还十分重视。
李斯凭借他的文才还有他对政治问题的思考,成功进入了吕不韦的幕府,成为吕不韦手下的一名门客。吕不韦当时找人修撰后世鼎鼎有名的吕氏春秋,他急需聪明的读书人,为他编撰此书,李斯也凭借他的能力,成为了这本书的编辑之一,他把自己的才华与智慧,都写在这本书上面。
吕不韦更加的器重李斯,他刻意交给李斯一些机会来锻炼,他希望有朝一日,李斯可以成为他的左右手。但这个时候的李斯却并没有跟吕不韦再走近一步,因为他敏锐的发现,吕不韦的政治前途并不美妙。
因为吕不韦说到底只是一个外国人,秦王嬴政长大之后,他肯定会排斥吕不韦。而吕不韦在秦国又没有根基,他要和秦王嬴政政斗的话,失败者一定是他,自己如果跟吕不韦走得太近,也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所以李斯只是跟吕不韦为保持着具体业务上的交流,他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秦王宫,他反而希望有机会能够跟秦王嬴政有一场深入灵魂的交流。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反而是秦王嬴政,在他成年之后先下手把吕不韦囚禁。
然后秦王陵这边还出了一道命令,他下令所有在秦国的外国人通通要返回原籍,这是因为当时吕不韦一个外国人做出祸乱朝纲之事,嬴政恨乌及乌,认为其他外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斯也在被驱赶的人之列,如果他就这样被赶走了,那么李斯十年以来布局都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李斯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心理,居然主动的给秦王嬴政写了一封劝诫书。他在上面坦白了自己的治国方略与想法,而且他还提出如果秦王嬴政将统一天下,就不能像现在这样驱赶人才。
秦王嬴政看了李斯写给他这封劝诫书,他龙颜大悦,他敏锐地感觉到李斯是一位人才,于是下令停止对于外国人的驱除,他还把李斯招进宫来,和李斯畅谈以后政治军事的改革举措。兴奋的说未来平定天下,得到荣华富贵之后要和李斯共享。李斯也异常的高兴,他的理想就要实现了,他们君臣二人也的确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旋风。
秦王嬴政采取了李斯的策略,接下来的二十年间,秦国先后将东方六国通通消灭,以微小的伤亡,获得了大片的土地。秦始皇也成功的统一了中华大地。
秦王嬴政也自称秦始皇,封李斯为丞相,让李斯制定中央的律令,划分地方的行政区划。李斯也实现他少年时代理想,成为一国宰相,用他的权力为天下苍生造福。但谁知道这就是李斯一生顶点,接下来等待着他的是无比悲惨的晚年。
李斯晚年最大的错误,那就是他卷入了秦始皇接班人的风波之中。秦始皇原定的接班人,是他的长子扶苏,但是扶苏性格柔弱,而且不太喜欢深按法家之学的李斯。李斯也担心扶苏成为新的皇帝之后,会疏远罢黜自己。
所以在秦始皇去世的时候,李斯和秦始皇手底下大太监赵高背叛了秦始皇,他们拒绝执行秦始皇留下来让扶苏登基的命令,两个人连起手来伪造了一封新的遗诏。在这个遗诏里面,他们废除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而是让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登基。
本来按照李斯的想法,胡亥年纪还小,也没有什么治国才能,他以后肯定会听自己的主张,李斯也可以继续当他的宰相。但谁知道他的想法落空了,因为他低估了胡亥与赵高两个人的人格底线。
胡亥当了皇帝之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居然把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通通诸杀,然后他和赵高两个人日夜享乐,不理国政,对天下老百姓横亘暴敛,以至于民怨沸腾,秦始皇去世后几年,就掀起了几十场农民起义,其中最大的一场就是陈胜吴广的起义军。
大秦帝国风雨飘扬,李斯不能忍受自己和秦始皇几十年的心血白费,于是他冒死劝谏胡亥,希望他悬崖勒马。但是胡亥和赵高发忌惮害怕李斯的影响力,于是他们二人把李斯抓进了牢房里面,还下令以谋反的罪名把李斯全家斩首。
李斯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自己之前的一念之差,为了保住权力废除了仁慈的长子扶苏,结果就导致了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他悲愤的说道:“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这句话是说敌人会杀到咸阳城,咸阳城会毁在兵火之下,他会变成人烟稀少,以至于麋鹿都可以随便游乐的废土。
他认为自己去世后不久,大秦帝国就会灭亡,咸阳城里面会踏入别国的军队,自己要秦始皇几十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最后也证明了,李斯的想法是对的,在他全家被杀掉之后两三年,先是胡亥本人被赵高给谋杀掉,赵高又被另外一位皇族被谋杀掉,最后就是刘邦的军队攻入了咸阳城,至此大秦帝国灭亡了。
如果李斯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切,不知道做何感想,会不会后悔背叛了秦始皇,篡改了他的遗诏。
这就是李斯的一生,他是一个聪明的智者,他生存的策略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他死前的遗言也证明了大秦帝国最后的命运。
可惜呀他太过于热衷于权力,最后导致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他也告诫我们今天的人对于权力不要太过于执着,有时候要守护自己内心的一方纯净,这样才能得到安心与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