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官员上朝时,为何不吃早饭,而是在嘴里含一片人参?
创始人
2025-08-01 06:32:41
0

说起“朝廷”这个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场景,皇帝正坐在大殿之上,边上宫女和太监小心侍候,大殿之下一群文武百官阵列两旁等着皇帝下达新的政令。

确实这样的场景算是古代“朝廷”的一个缩影,但是大多数情况这样的场景只会在有大事发生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有专人向皇帝进行禀报。

风格不同的四种朝会

不过有一个朝代就十分特殊,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制度——朝会制度。当时规定,凡是参加朝会的官员都需要穿戴整体,在宫殿内部与皇帝共商国家大事。而清朝的朝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就是大朝会,一般会选择比较重要的几个节日举行,例如每年的元旦和皇帝的诞辰,这类朝会主要是一种礼仪形式,一般不会在朝会中讨论国家大事。而第二种则是常朝,这种朝会相当于日常工作的总结会,一般每五天举行一次。

第三种就是前面咱们所说的那种朝会,这类朝会叫做御门听政,类似于现在公司里面的早会。第四种则是皇帝专门与重要大臣商讨大事的朝会。在这四种朝会中,最为辛苦的莫过于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当时要求居住在京城的三品以上官员都需要在卯时之前参加朝会,而卯时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早上五点左右。当时的在京官员,如果想要准时参加朝会,那么需要几点从家中出发呢?

大臣们早上吃饭问题

咱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还要分析一下当时北京城的构造。清朝入关定都北京以后,便将原来的北京原住民全部前往城外,将城内留给八旗子弟和皇帝居住。这样一来,渐渐地北京也有了内城和外城之分。

参与上朝的文武官员大部分都是居住在外城的,他们需要走很长时间的路才能到达内城,然后被侍卫检查完毕以后才能参加朝会。

所以这些大臣为了能够准时参加朝会往往会在早上三点左右就起床准备。毕竟当着皇上的面迟到,皇帝高兴了还好说,一不高兴丢掉乌纱帽都是轻的。

除了要早起参加朝会,大臣们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一个问题需要克服,那就是早饭问题。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早饭又是一日三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为了能够按时参加朝会,大臣们一般不会在家里吃早饭。

那么一定会有朋友会问了,难道这些大臣只是因为担心早上会迟到而不吃早饭的吗?显然不是,除了因为朝会迟到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让大臣无法吃早饭。

首先就是清朝时的礼仪规范,清朝作为中国中央集权的顶峰朝代,对于臣子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上朝时大臣的表现则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你是一位清朝的大臣,你为了你一整天都有一个好的状态决定早上早起吃早饭,别的大臣三点起床不吃早饭收拾一下就急匆匆地前往朝会。

而你呢早起吃完早饭也急忙忙得赶去朝会,一路上在轿子内的颠簸让你的肚子隐隐有些不舒服。但此时却已经来不及了,你只能硬着头皮参加朝会。

朝堂之上想上厕所怎么办?

在朝会上,别的大臣因为没吃早饭肚子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想上厕所的感觉。而你却在艰难地忍耐着上厕所的冲动。

朝堂之上所有文武大臣都在商量着国家大事的时候,你十分突兀的站出来说道:“皇上,臣想上厕所”,你说皇帝会是什么表情呢?

相信此时皇帝的脸色应该和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看着自己的弟弟十阿哥,借上厕所找茬的表情是一样的。毕竟在一个如此正式的场合之中,如此失仪的事情是万不可发生的。

但是当你走出朝堂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整个皇宫内部根本没有一间厕所。因为在清朝为了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在皇宫内侧是根本没有厕所的。一般厕所都是建在离皇上非常远的地方,而宫里则是用木桶来盛放,最后交给专人运送到集中处理的一间小院子中。

所以此时的你还需要坚持地走到距离你很远的那间小院子中,这样一来一回且不说你能否忍住,就这往返的时间朝会就已经结束了。而朝会发生的重要事情、皇帝进行的重要训示你也全都一无所知。而且你也会因为这件糗事让自己的上级官员感觉丢脸,让同事以此为笑柄。

所以当时的官员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麻烦,通常都会在朝会之前将个人问题全部解决完毕然后空腹参加朝会,甚至他们在朝会之前连一口水也不会喝。

那么就会有朋友问了,万一朝会皇帝饶有兴致的开了好几个小时,这些大臣们不仅不吃早饭还要早起能苦站数小时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大臣们通常会为自己准备一项秘密武器——人参片。

大臣们往往会提前将人参切成薄薄的一片,然后上早朝时放在嘴里。这一小片人参不仅能够起到提神的作用,而且还能为官员们提供一些体力,来防止朝会中体力不支晕倒过去。

而这一片人参,也让大臣们了却了去厕所和体力不支的问题。所以当时不少官员行贿上级的方法就是四处搜集上好的人参或者西洋参,毕竟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小结:

通过清朝的朝会制度我们也能发现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整个封建阶级的运行已经越来越僵化。朝会制度看似是利国利民的制度,但是仔细研究时就会发现它存在办事效率低,形式主义强的特点。

这也正是清朝走向灭亡的一个侧面印证,如果当时清朝后期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改变朝会上臃肿的办事效率,那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可能会少上许多。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历史】1991年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成2个...
原创 生... “乱世枭雄”曹操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在乱世中曹操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胸怀大志,一直都在不...
原创 如... 当然不会,因为刘备自己就想做皇帝。 刘备小的时候看见庭院里的树,会跟小伙伴说长大以后坐的车要有这么大...
原创 早... 东汉末年的袁绍,虽说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但之前也曾经是雄踞一方,威震华夏的霸主。当时,就是曹操也得让他...
原创 民... #历史开讲# 祖逖,字士稚,是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报国...
原创 为... 为何清朝统治下的人口,从7000万猛增至4亿?主要原因有4点 文/文史纪事 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一直都...
原创 典... #三国风云录# 在曹操的身边,曾经有过两个贴身的内卫。这两个人都是武功高强,都曾经在战场上救过曹操的...
原创 天... 在我国的历史上要说最有名的“反骨仔”,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人中吕布”,但是要说最成功的“反骨仔”大...
原创 汉...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西汉之所以这么快走向衰亡,与他脱不了干系,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决定,无意间拉...
原创 甲... 文/搞哥读史 一、海防缺口 在清代历史上,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面对陆上的敌人多,来自海上的威胁少。所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