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四世三公。权势在当时那都是数一数二的。袁绍,字本初,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绍容貌儒雅气宇轩昂又占据重要据点冀州。土地广大兵力强盛,扬威于河朔一带,在当时很有名望,他登高一呼,招揽天下英才,时势恐怕就要造就这么一名英雄。
然而,三国历史上,袁绍不仅没有被造就,还在官渡以多败少惨败于曹操。后旧病复发抑郁而终。接下来就带大家一块看看那个“俩王四个二”被斗翻的袁本初!覆巢之下无完卵。庸主之下没生还。袁绍阵营的那些文武谋士又都有着怎样的结局?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何进和袁绍共谋诛除宦官,私昭祸患董卓进京,何进被宦官谋杀。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予以安抚,而袁绍以渤海为根据地,开始起兵讨伐董卓。此时冀州牧韩馥被公孙瓒打败,公孙瓒以讨伐董卓为借口,引兵进入冀州,袁绍派人游说韩馥,这个韩馥个性一向懦弱,就把冀州让给了元绍,沮授劝谏袁绍逢迎天子,袁绍根本听不进去。
曹操打刘备时,田丰又劝袁绍趁机从背后袭击曹操。袁绍借口儿子有病没有答应,田丰忧急交加,拿起手杖扣着地面,沮授又劝谏袁绍说颜良心胸狭隘,虽勇猛善战,可不适合单独领兵,袁绍不听,结果颜良文丑都临阵被杀。官渡之战前,田丰就劝袁绍不要把成败孤注一掷在一次战争上,万一不能如愿那不就后悔莫及了吗?不如策划可稳操胜券的法子。袁绍不听,田丰契而不舍地力谏,终于把原绍惹火了。下令将田丰囚禁起来。官渡之战时,许攸家人不守法治。审配逮捕了他的妻子许攸非常愤怒,就背叛袁绍投了曹操,沮授又出谏言为袁绍出谋划策,可袁绍还是不肯接纳他的建议,官度战败袁绍的大将高揽张和带着部众等在大路上投降了草操。袁绍军队溃散,沮授来不及追随袁绍渡河逃走,被人抓去见曹操,曹操相当厚待他,可后来沮授念念不忘袁绍打算再回袁绍那,终于被曹操杀了。
元绍回来后,想起以前的种种。忍不住对左右的人说我没有听田丰的话,现在一定被他在心里暗笑不已,于是任性地斩杀了田丰,比起项羽不听谋士范增的话,终于丧失他的王霸事业,袁绍那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袁绍外表宽容儒雅,气度不凡,真正的忧愁和喜悦,从不表现在脸上内心里却充满了猜忌疾害(这一点说明他和曹老板不愧是从小一块长大的!都生性多疑。),向田丰的被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袁绍没有度量,用人常疑,认人为亲,他旁边不乏有才智的人,然而终究不能重用。虽有好谋略,然而少有决断,常常失去良好的时机。袁绍统驭军队法令不明,兵众虽多,实际上却很难驱使,武力值也大打折扣,谋士田丰性情刚烈而好犯上。谋士许攸贪婪而不知自修,后方处理各种事物的审配专断而无谋略。逄纪果绝而刚愎自用,统军大将颜良文丑二人只有匹夫之勇,可一战擒获,那么袁绍的强大又有什么用呢?
袁绍最后的成就,名声、地位都超过了他的父辈和祖辈,这是袁绍了不起的地方,需要肯定的地方,但是他的关键时刻却表现出愚蠢固执和狂妄。他狂妄,所以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他固执,因为他固执,他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他愚蠢,因为他愚蠢,他不知道自己的份量,因此他狂妄,所以袁绍的失败。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失败,做人的失败、性格的失败。曹操是胜利归功于他人,失败归则于自己。袁绍是胜利归功于自己,失败了,迁怒于他人,拿人家的脑袋来给自己出气。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