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遇到后金的女真人,实际上和其他中原王朝遇到的各种北方游牧部族政权攻击没有太大不同。
事实上,从有史以来,亚洲大陆北方的游牧骑兵就开始不断地侵入中原地区。
周朝的犬戎,就是非常悍勇的北方游牧部落,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烽火台防的就是犬戎,凶狠如狼犬,才有这个名字。
秦朝和汉朝防的就是匈奴了。刘邦亲征时,还被围在白登山,差点就被俘了。汉武帝时,才由卫青、霍支病、李广、李广利等名将彻底击败了匈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变融合成了北方众多杂胡部族。
隋唐时期,北方游牧边患,变成了突厥各部。
宋朝则是党项人的西夏,契丹人的辽,女真人的金,蒙古人的蒙古帝国。
明朝前期是蒙古人的北元和瓦剌部落。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变,就是瓦剌的也先大军干的。明朝后期,无疑就是蛰伏了四百年又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部族努尔哈赤的势力。
北方游牧部族,经济与人口是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的。汉初时,汉朝经战乱后,只有1500万人,但是当时最鼎盛的匈奴也最多只有一百五十万人。
其它各个时期,中原朝廷和北方游牧部落敌对时,基本上部族人口都在中原王朝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辽、金时期,契丹人和女真人的本部人口也就是一二百万人。当然辽朝和金朝现在一般多作为那个时代与宋朝并立的华夏北方王朝了。这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辽朝和金朝中,大部分是汉族人,而且这个时期,辽朝和金朝的兵锋已经没有多大优势了,也就是这些政权农耕化化,已不复初期的悍勇了。
这种情况在后来的元朝和清朝身上都重复发生了。元朝因为灭亡早些,还能保留一些初期的特点,重回北方捡起了最初游牧的特点。而二次强大起来的女真人,因为农耕化太久了,所以它的本部后代完全丧失了后金国时期的“女真满万不可敌”神话般的凶悍,八旗子弟、八旗兵最终成了无所事事、毫无战力的代用语。
那么回过头来看一看问题吧。
庞大的明朝为什么败给了体量不是一个级别的后金了呢?
我们看看那些个在和北方游牧部族战事中占上峰的情况会发现,基本上都是王朝的上升时期。有的是有久经战阵的将士,有的是有雄才大略强势的皇帝。
处于守势或者完全被动挨打的,则是承平日久,安于享乐的时代。更多的是内部各阶层矛盾重重,内耗严重。
具体到明朝来说,从嘉靖皇帝开始,皇帝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大臣们开始窝里斗的党争。末期的明廷空有表面上庞大的体量,已经没有了把力量集中为强大国力战力的凝聚力。社会大量的资源都集中于皇室和以朝臣为代表的缙绅士大夫地主豪强手中。维持皇朝运转的税赋却还是主要落在了普通的平民百姓身上。后期的皇帝连抚慰阵亡将帅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可是当有人提出让皇室成员或者官绅士大夫出钱纳税时,马上就有大量的反对声音。崇祯因为内阁首辅提出让皇亲出资支助军费时,竟然被他给处死了。明朝末期,从皇帝到大臣们都是一群目光短浅,只为私利的守财奴了。
这样的自废武功,变成了可以让别人咬的肥肉的大明朝,当遇到兵民一体,悍勇强势的努尔哈赤集团时,失败也是正常的了。何况,内部还有以李自成的大顺为首的多支农民军。
中原王朝末期,很难抵挡兵锋锐利的北方游牧部族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