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子嗣是非常多的,他共有二十多个孩子。其中,和马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
但是,朱元璋唯独最喜欢朱标,这是为什么呢?并且,朱标去世后,他不把皇位传给朱标的兄弟辈,而是直接传给了朱标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
说起来,朱标还时常和朱元璋的政见有不同的地方,最有名的故事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时候,朱标出来劝阻,朱元璋就拿一根带刺的棍子给太子朱标拿,朱标面有难色,朱元璋就跟太子解释道:你怕棍子有刺不敢拿,我把棍子上的刺处理掉,你就好拿了,现在杀的这些人,都是坏人,等我整理好内部,你才能当好这个家。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气的追着朱标跑。
既然朱标和朱元璋时常政见有不同,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还最喜欢朱标,把他定为太子,最后还让他的儿子即位?
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点。
一,朱标是嫡长子
1355年,朱标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母亲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朱标出生时,父亲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长子的出生,给激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很大的欣喜。得到报告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纪念:“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多么喜欢这个孩子。兴奋之余,也对这个儿子抱有很大的希望。这也是人之常情,最早出生的儿子,又是在事业艰难期出生的,肯定感情最深。此外,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对儒家传统还是很信奉的,所以对作为嫡长子的朱标肯定比其他孩子更看重。
从后来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有多么宠爱朱标,他让太子朱标跟着他,其他孩子大多都分封的各地就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怕皇子都在京城,对朱标也是个威胁。
二、培养最多
1360年,朱元璋便让当时的大儒宋濂等名师,教朱标学习经学,接受正规的儒家教育。此外,为了教育朱标方便,还特意在宫中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图书,让有名的大儒轮流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国子监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十多个陪太子读书。
在教学过程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照礼法来。除了教太子经学知识,为了培养太子接班,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很高的人士,让他们把帝王知道和历代治国理政的成败故事,民间事情,都一一像太子讲授。
朱元璋有时也亲自教导太子,以自己的经历来教导太子,让他明白创业的不容易,守业的艰辛。在朱元璋全方位的培养下,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富家子弟的纨绔之习,成为一位很能干的太子。
小结
朱元璋虽然儿子众多,但他最喜欢的确是大儿子朱标。朱标始终是最得宠的一个皇子,就连他的儿子朱允炆也子凭父贵,很受朱元璋的喜爱和器重。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朱标是嫡长子,第二个原因是朱元璋花了很大心思培养朱标,朱标本人也很争气。
朱标英年早逝之后,朱元璋没有考虑其他儿子,直接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虽然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明朝的继承制度,但是肯定也含有朱元璋对朱标偏爱从而也喜欢这个孙子的原因。由于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从而也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