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知识季#
刘邦能夺取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的原因,绝对不是他出生时天现异象,也绝对不是他左屁股上有七十二颗痣。刘邦之所以取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关键因素,是他擅长用人之道,懂得笼络民心,而项羽在这方面就逊色多了。
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不是简单地做个伯乐。楚汉争霸初期项羽身边也有很多人才,但许多人都因未能重用、不被信任等原因而选择离开,甚至有些人才转身归顺刘邦,帮刘邦反过来攻打项羽,其中以陈平、韩信两位最为出名。
刘邦旗下原本有萧何和张良为首的智囊团,为其建功立业,立下汗马功劳。接着又有陈平和韩信等良才投靠,如虎添翼,整个智囊团队是人才济济。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帮刘邦屡建奇功,助其完成他的帝王之路,这些人是功不可没。
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入咸阳,谁称王。结果刘邦抢先攻占咸阳,喜拔头筹。却不知道危机降临,如果不是他的提醒和劝阻,刘邦很快就会被项羽灭团。
刘邦大败秦军后进入咸阳,看到宫殿里的财宝和美女,很想留下来占为己有。樊哙见状赶紧劝阻,刘邦眼中只有这些金银珠宝,完全进不进樊哙的劝阻。
无奈之下樊哙找来张良劝说刘邦。张良对刘邦说:“秦朝无道,沛公才能到这里来。若是为天下铲除暴虐,就应该清廉朴素一点比较好。今天才攻下咸阳,就想着享乐,这是助桀为虐。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我劝沛公还是听樊哙的话。”刘邦这才收回心思,把秦朝宫殿府库全部封好,带着军队回霸上去。不过明面的东西没动,暗面的好东西老早就被刘邦运走。可怜的项羽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
临走时,刘邦召集关中的父老乡亲,对众人说:“我要回霸上去了。我希望跟你们约定三条法律:杀人的者偿命,伤人及偷盗的要依刑责轻重来抵罪,其他的秦朝法令统统废止,旧有的官员照常处理公务,等诸侯来,再制定新的规约。”面上功夫非常到位,也反应出其用人之道高出项羽很多。
关中的老百姓听了都很高兴,纷纷拿出了酒肉来犒赏刘邦的部队,但刘邦婉谢大家的热情,没有接受。刘邦说:“我们仓库里的粮食还有很多,谢谢大家的美意。”有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风格,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得人心。果不其然,关中百姓听了更高兴了,都希望刘邦能称王。
刘备万万没想到他这一举措救了他一命?而此时项羽因刘邦先入咸阳,内心十分气愤,想杀掉刘邦。最后刘邦以“府库完封,以待项王”为理由,来表明自己没有称王之心,反而有奉项羽为王之意,打消项羽疑惑,最终化解了项羽的杀机。
与刘邦相反,项羽进入咸阳后大开杀戒,他哪里知道这进一步拉开他与刘邦的差距。明面上他得到了咸阳的财宝。实际上他哪里会知道,最值钱的秦朝律令图书已被刘邦派人带回去研究,后期大汉帝国的法令制度就大量借鉴了秦朝的律令。项羽得到的只是一个旧王朝的壳而已。
刘邦的用人之道多次救其于水火之中。刘邦在楚汉争霸前期经常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但因为他会用人,项羽反而不会用人,使得刘邦不断缩小与项羽的差距,最后大败项羽。
放在当今社会也一样,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和领导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关系。我把刘邦的事情发给我们领导看了,结果领导把我喊到办公室喝茶。。。。今天之所以发出来其实是想让你们要试一试,给你们一个喝茶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