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直在不肯休息地前进着,在这些岁月里,后人遗忘了一些人,但又有一些人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或许是因为一本书,一件事,而给我们留下了经验,或者教训。在战争非常多的近代,中国沦为了外国人烧杀抢掠的地狱,那个时候的国人面对洋人的蹂躏只能默默承受,甚至嫌弃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然而辜鸿铭就走了一条和他们不一样的路,他选择去自豪。
其实放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总是觉得外国人什么都好,他们衣服漂亮,时髦,他们的科技又非常先进,总之,在一些人眼里,总是看不到自己国家的变化,哪怕看到了也只是轻屑地否定自己的文化。
但辜鸿铭不一样,他是泡着西洋水长大的,一直在国外读书,但是当他成为了一个学有所成、十分优秀的人才之后,他依然选择回到中国,研究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化,并常常宣传,就像专跟当时一些不爱国的人抬杠似的,经常在公开场合大骂外国文化。
辜鸿铭是晚清“怪才”,他一开始对自己中国人这个身份是没有一点感觉的,直到遇到一位大师,他改变了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或者说让辜鸿铭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和浩瀚,使得他为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开始有了觉醒!他向家人提出要回国,他还留了辫子,他着魔似的觉得当时的中国什么都是好的,甚至是封建皇权,他居然也觉得有可取之处。
其实辜鸿铭可以选择另一种的人生,他上过那么多有名的大学,光是在当时的大国英国多年生活的经历就足以能让他发财了,况且他还很聪明,会说很多语言,被当时的一些名人经常称赞,但是他却偏偏认准了中国,毫不犹豫地回来,为中国的文化立下了值得瞩目的功劳。
当时辜鸿铭回来之时,他的英国义父就给他展示了中国纷乱的现状,想让他考虑清楚,但是他依然不为所动,这种爱国的精神实在是十分难得。虽然他在外国长大,可他却一直以做中国人为豪,他不愿意看到中国人崇洋媚外,所以言语上也比较偏激一点。
现在的一些人嘴皮上总是把“爱国”挂在嘴边,但是吃的,穿的,用的,一切都以进口为先,但是辜鸿铭则实实在在地去弘扬宣传中国文化。他英语说的贼溜,甚至比外国人说的还要好,可他居然告诉别人英语要为宣传祖宗文化所用。
还有碰到一些外国人,他也会不讲情面地批评他,可是洋人却拿他无可奈何,因为听他一讲,好像自己不被骂真的是不对的,辜鸿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了当时的中国人,对待洋人不需要弓腰驼背,应该让他们看到中国人的骨气。
可别以为辜鸿铭就跟那些清朝腐败官员一个模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维护统治,他见到了慈禧太后,依然敢讽刺,敢批评,他一心只有中国。辜鸿铭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在洋人面前没有低下头的身姿,在现在仍然有教育意义。他是晚清怪才,泡着西洋水长大,英语说的贼溜,却以做中国人为豪。
(版权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