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七年,惠帝刘盈驾崩于未央宫,太后吕雉让张皇后抱别人的儿子来抚养,还将孩子的亲生母亲杀死,立为太子,惠帝驾崩之后,由于太子年龄尚小,吕太后则成为了汉朝的实际掌权人。
掌握大权之后,吕太后与群臣商议,想将吕家人封为诸侯王,她问右丞相王陵,王陵告诉吕后,汉高帝曾经杀白马饮血盟誓,说称王的若不是刘氏,天下人则可以一起消灭他,如果吕氏称王,盟约就会被打破,太后听后很不高兴,然后又问左丞相陈平以及太尉周勃,他们回答说,“高帝平定天下的时候,规定刘氏后代才能够称王,现在太后临朝想要分封吕氏为王,是合情合理的”,吕后听后非常满意,立刻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王陵责备陈平和周勃说,“当初汉高帝饮血盟誓,你们也是在场的,现在高帝驾崩,太后一个女人主持朝政,想要封吕氏为王,你们只顾逢迎,还有什么脸面见酒泉之下的高帝呢?”陈平和周勃说,“今天在朝上有胆量坚持劝谏,我们的确不如你,但将来保全社稷,为刘氏确保江山,你却未必如我们二人”,王陵听后无言以对。
不久之后,太后任命王陵为太傅,表面上升了他的官,实际上是将他右丞相的实权剥夺了,于是王陵告老还乡,没几年就死了,吕太后将父亲临泗侯吕公封为宣王,追尊哥哥吕泽为悼武王,当时这两位都已经离世吕,太后之所以这样做,是想以此来试探朝臣的反应,然后她才开始逐渐分封吕氏称王。
太后为了给吕氏封王,先封名义上是汉惠帝刘莹儿子的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大臣们心领神会,然后就上奏太后,请求他将悼武王吕泽的长子郦侯吕台封为吕王,还划出了齐国的济南郡,将其分为吕国。
汉高后7年,吕氏封王的越来越多,朝政逐渐掌握在吕氏家族手中,朱虚侯刘章是齐王刘肥的次子,年方20岁,身强力壮,很有谋略,他一直对刘氏没有实权愤愤不平,刘璋曾在宫中负责侍奉太后饮酒,太后让他做监酒官,刘章自己请求说,“我是将军的后代,请太后允许我按军法监酒,太后答应了他的请求,等酒喝的差不多的时候,刘章想唱《耕田歌》为大家饮酒助乐,太后也答应了,刘章唱到”深耕埋种,秧苗疏松,不是同种,锄头挖走“,太后听了他的弦外之音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吕家人因为不胜酒力想要离席逃酒,刘章追上去拔剑便杀了他,回来之后,他报告太后说,“有一人逃酒,我已经按军法将他处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吕后因为已经同意他按军法监酒,所以找不出给他治罪的理由,于是匆匆结束宴会。
从此之后,刘章得到了吕家人的敬畏,朝中很多大臣也依附于他,刘氏宗室的势力也因此得到了增强,陈平担心吕家人作乱,又苦于自己力量薄弱,无法制约,还担心大祸落到自己头上,有一天,陈平在家苦苦思索,正好陆贾前来拜访,没向陈平请示就直接进入,陈平竟然没有发现。
陆贾对陈平说,“丞相这么专心思考什么呢?”陈平说,“你认为我在思考什么?”陆贾说,“您富贵已经到了极点,没有其他的欲望了,能让您忧虑的,只有吕家人”,陈平说,“是啊!你有什么办法吗?”陆贾说,“天下是否安定取决于宰相,天下是否战乱取决于大将,将相相处融洽,是人就会归附,那么天下即便没有变故,大权也不会旁落,社稷的安危,实际上就取决于将相二位,我曾想对太尉周勃说明这些道理,周勃把我的话当笑话,不放在心上,您为什么不与太尉紧密联合呢?”于是在对付吕家的重要问题上,他开始为陈平献计献策。
陈平采纳了陆贾的计策,在周勃大寿的时候献上了500斤黄金,并且举办了丰盛的宴席,周勃也以相当的礼节回报了他,之后两人相互结合,关系紧密,吕氏篡国的阴谋也越来越难以得逞。
次年七月,吕后病得非常厉害,就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率领北军,南军则是由吕王吕产率领,吕后告诉吕产,吕禄说,“吕氏受封为王,众臣一直都愤愤不平,我就要去世了,皇帝年纪还小,我担心大臣们会趁机发难你们,一定要将军权牢牢地把车在自己手中,守住皇宫,千万不要为我送葬,以免离开重地之后被人牵制”,不久之后,太后去世,留下遗诏大赦天下,任命吕王吕产为相国,皇后分给了吕禄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