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来临之际,奉献一则有“皮猴子”绰号的皮定均将军“学习猴子大王孙悟空”的一个故事,与大家共享。
皮定均是常胜将军,有“皮猴子”的绰号。他打仗既有计谋,又有强攻猛打,是位软硬强将。尽管他叫敌人闻风丧胆,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也有“马失蹄”的时候,在他的战功薄上有过一次败仗纪录。
1942年秋,在一次反“扫荡”中,五分区的几个领导各带一支小部队,与敌人转山头、打游击。这天黄昏时分,皮定均带着百十人的队伍来到了老爷山,当夜就宿营在山上的大庙里。拂晓时,侦察员突然报告:“一队鬼子大摇大摆的向老爷山开来了。”
“大摇大摆的?”皮定均警觉地问。
“是呀,好像没有什么防备迹象。”
敌人没发现自己。皮定均当机立断,决定利用地形打它一个伏击!立即带领部队下山趁将要退尽的夜色设下了一个口袋阵,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早饭后,二三百鬼子拉成长长的队伍走进了皮定均的伏击圈。鬼子虽然人多,武器也精良,但丝毫没防备,枪扛在肩上,由一面膏药旗引路,慢吞吞地往山上爬。突然,“劈里啪啦”机枪、手榴弹全响起来了,鬼子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死的死,逃的逃,来不及逃的当了俘虏。这一仗打得干脆利索。前后不到30分钟。
打了胜仗,皮定均十分高兴。他叫战士们押着俘虏,带上缴获的武器走在前面,自己则和警卫员刘忠英在后缓缓跟进,心中完全放松,陶醉在路上的山色和美景中。
山坡上长满了野杏树,杏子已熟透,一串一串泛着诱人的金黄。其实,这些野杏又酸又涩,老百姓是不吃的。他一时兴起,说:“小刘,咱俩摘杏子吃。”
“好啊!”警卫员刘忠英和司令员一样贪玩,正求之不得呢。
树太高,人太矮,皮定均蹲在一棵树下,说:“刘忠英踩着肩头上。”
打仗时,皮定均是司令员,玩起来可是普通一兵,平时晚饭后他和战士摔跤,扳手腕,什么都干。因此,此刻搭人梯,警卫员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恭。当刘忠英颤悠悠地踩上他的瘦骨嶙峋的肩上时,他缓缓地站起来。刘忠英拉下两个缀满杏子的枝条。然后,一人扛着一个杏枝,一边走一边摘着吃。皮定均边吃还边说:“小刘,孙悟空在花果山吃桃子,我们在老爷山吃杏子。”
话音才落,突然,前面枪声大作!
皮定均万万没料到,被他冲垮的鬼子在收拢起来后,悄悄地跟踪而来,然后,来了个照葫芦画瓢,在他们返回的路上也设下个埋伏。结果,皮定均和战士们毫无准备,距离又近,根本无法组织反击,一下就被鬼子冲垮,鬼子端着刺刀扑下来,嗷嗷叫着。皮定均见无计可施,拉了一下警卫员:“快跑!”
两人像猴子似的一连跳过几道梯田。可越是着急越出事,急跑中,皮定均插在腰里的手枪掉在田埂下,他捡起手枪,斜着向山上跑。刘忠英把皮包都跑丢了。但鬼子也撒着劲使劲地追,始终离他们只隔几个田埂。两人慌不择路,跑上了一个山头,可再跑,一下子就傻了:前面是百米悬崖。后有追兵,前无进路!两人原地打了几个转,幸好刘忠英眼尖,说:“下面有个石缝。”
“快,躲到石缝里去!”
两人一前一后扯着藤蔓向下滑,钻进石缝,用草盖上,鬼子就出现在顶头上,叽里哇啦地叫着。他们俩把枪口对着由上,如被敌人发现,就准备一枪一个,一起拼了。可是,鬼子哇哇叫了一通,却并没发现他们,以为他们跳崖了,也没离开,在他们顶头上架上机枪,然后朝下扫射,子弹从他们头顶上“飕飕”飞过,竟然没伤着他们。结果,鬼子从上午10点折腾到下午3点,才撤走了。
当两人石缝里钻出来时,才发现彼此脸、手都划出了血口子。
“这回可好,成了光杆司令了。”刘忠英嘟囔着。
皮定均倒并不沮丧,说:“咱们一前一后,你当前卫,我当后卫,遇到鬼子,咱们就打,打了就走,咱们还是打游击战。”
刘忠英说:“一个光杆司令,一个警卫员,还前卫后卫呢。”
但是,两人还是真的一前一后地上路了。结果,艰难地奔走了两天,才找到了主力部队。这次皮定均“得意忘形”被刘伯承在边区会议上狠狠地“剋”了一顿:
“常胜将军皮定均打了次败仗,败得很惨啦,剩他一个光杆司令外加警卫员刘忠英。”(婵稚翎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