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在封建集权的历史里,它的意义是及其重要的,而这么重要的帝国却只传承了三代。作为最后一位秦国的统治者,子婴即位的时间很短,只有四十六天,而秦王子婴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所能做到的只有四件事: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然后亡国。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项羽和刘邦是这出戏里的绝对主角,当然最终天下被刘邦所得。而代表天子的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都是子婴投降后交给刘邦的,也预示着天下最终落入刘邦之手。所以子婴降刘自然就变得很重要了。
要弄清楚为何子婴是向刘邦投降,必须弄清楚,是谁在反秦。
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那为什么亡秦的是楚国了?还记得楚怀王熊愧么?楚国本来是六国中的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但楚怀王贪婪成性,屡次中秦国相张仪的计谋,得不偿失,本是齐国的坚定盟友,却背齐投秦,最后把楚国的国力耗尽,终于身死异国。正是因为熊愧客死秦国,时人记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人们都对楚怀王的遭遇,心怀不平!而起义反抗暴秦总要有个由头,这叫师出有名,如果没有理由就点燃战火,这叫不得人心。为楚怀王复仇,就成为了起义的理由,这样不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更取得天下豪杰云集响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明面上,楚怀王之孙(楚王)是当时起义军的首领,而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在名义上都属于楚王的部下。楚王跟手下诸将有过“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封为关中王。当时楚王有意偏袒刘邦,让他走捷径,直接去攻打关中,又让项羽去河北救援。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屯兵灞上,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秦投刘。所以秦王子婴只能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着白马拉的车、身穿白色丧服,并携带玉玺、兵符等物,亲自到刘邦面前投降,而此时项羽还在河北战场上浴血奋战。
本来项羽就是嗜杀成性,巨鹿之战坑杀20万秦军,只留三个降将,何况成王败寇呼!子婴是秦国的王,如果留下他,秦国旧部,随时可反且无法控制,所以项羽杀了他,焚烧了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