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家庭关系很复杂。
咋一看,这很好理解,毕竟是帝王之家,但奇怪之处在于,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就很复杂。
《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吕公慧眼识珠,把吕雉许配给他之前,其实刘邦已经有一个没有名分的伴侣——曹氏。
关于曹氏,记载很少,有说她曾经帮助过吕雉,有说她早死,唯一确定的是她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肥,就是后来的齐王。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想想吕雉也是可怜,在花样年华嫁给一个中年人,不但一事无成、穷困潦倒、而且在外还养有外室及私生子。
吕后忍辱负重,虽然来自富贵的吕家,却勤俭持家,耕种纺织、照顾公婆,抚养子女,甚至包括刘肥这个私生子
再看刘邦后来的作为,刻薄寡恩,不但对吕雉,而且对吕雉生的几个孩子也不闻不问,在征战途中新欢不断,好不容易打下天下又一心想要废长立幼,立宠爱的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的从感情上来说,亏欠吕后实在太多。
幸亏吕后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人刚毅,决断果决,在事业上对刘邦出力甚大,而且和刘邦周围的功臣关系紧密,才能最终翻盘。
齐王刘肥,在刘邦家中地位尴尬,母亲没有名分,自己没有继承权,虽然刘邦因为各种原因,给了他最大的封地,还派曹参辅佐他,但其实地位并不牢固。
果然,高祖死后,齐王刘肥很快遇到了一次生存危机。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吕太后本纪》
刘肥虽然是私生子,但与惠帝一起长大,兄弟情深,所以在家宴上,惠帝对他很尊敬,让他坐在上坐。谁知这个亲密举动让吕后起了杀心,准备了两杯毒酒,让刘肥拿来敬酒。不想惠帝也要陪着喝一杯,吕后慌乱之下打翻了惠帝的酒杯。刘肥看到,哪还敢喝,连忙装醉才逃过一劫。
事后,刘肥卑躬屈膝地献给妹妹鲁元公主一个郡的地盘,还妹妹为齐国的王太后,才算打消了吕后的敌意,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封地。
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於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此时,齐国的国内本来有曹参作为丞相,按照黄老之术让人民休养生息,国家安定,但因为萧何去世,曹参也被召回到长安去了。
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他的儿子刘襄袭齐王。
史书上,刘肥没有明确记载,但按照《高祖本纪》推测,
前225年刘邦才结束和
张耳的游历回到家乡,他的出生应该不会早于前225年,所以最多不过活了36岁而已。
刘邦一生东征西讨,刘肥却一直生活在沛县老家,直到楚汉相争时被项羽的军队袭扰,在前206年才和刘邦团聚,于前201年被封齐王,前193年遭遇危机,前189年便去世了,估计他的快乐记忆,还是在沛县老家,和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妹平淡生活的那段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