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话放在现如今依然适用。
在民国时期,很多大家闺秀并没有自主恋爱的权力,大多由家长操办,主持相亲,颇有些遗古的味道
,但是在相亲环节如果一方看不上另一方是可以拒绝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男女双方的意愿,也不失民主开明思想。
如果女方在相亲时被男方主动拒绝,那就会造成天大的笑话,女方的面子非常难看
。近代以来,像梁思成和林徽因、钱钟书和杨绛等夫妇都是通过长辈之间的牵线搭桥,相亲认识并结为夫妻的。而民国著名国母宋庆龄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孙中山相识相爱的。
而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就相亲之路就没有这么顺利了。身为姐夫的孙中山为妻妹找了一个十分优秀的男子相亲,
甚至想让宋美龄直接嫁给他。
这个男方不仅贯通文史,还能带兵打仗,除此外还是个大情种,对待感情专一。
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相亲对象怎么会被老蒋给半路截胡呢?
一、白手起家大孝子
这位优秀男士就是民国著名高级将领谭延闿。他出生在湖南省茶陵的一个富贵人家
,全家老小有上百号人,家里住的是三房四耳多套重叠的大四合院,每次吃饭都的动用汽车去集市买一车的菜。
尽管出生在这样的优越家庭中,谭延闿的童年并不幸福。原来他的父亲祖辈是当地的达官显赫,曾任两广总督,在清朝朝廷担任过一品户部大人。男人一有权和钱便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
谭延闿记忆中父亲一共纳了十多个小妾,而自己的母亲也是众多小妾之一。
在这样的身份背景下,谭延闿并没有衣蛾自己是谭家的少爷而得到父亲的关爱。相反,
因为母亲出身卑微,作为小妾经常受到其他大妾室的排挤和歧视,有时甚至家中的仆人都给她使眼色,给小鞋子穿。
谭延闿自幼看着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在各种排挤中受尽委屈,而自己又太小了,没有力量保护母亲和胞弟胞妹,
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给自己和母亲争面子。
从那开始谭延闿从未在学业上落后与其他妾室的子女,甚至一直名列前茅。年仅12岁时他就中了秀才,在后来结果数年的准备后一举夺得了举人。
再到他24岁时参加了清末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参加殿试并夺得了探花,被赐予进士。
中进士的消息传到湖南老家中,所有人都惊呆了,以前那个卑微妾室的儿子居然中了进士。
而他的父亲也高兴坏了,一举宣布从此谭延闿的母亲可以到正厅吃饭,可以出席家族祠堂祭祀活动。
原本母亲身份被抬升是一件扬眉吐气的大事,但是谭延闿并不这么认为,他只觉得心寒。原来父亲并不是真正在乎第几个儿子有出息,他仅仅在忽的是自己的名誉和声望。母
亲得以在大厅吃饭这件事直接错中了延闿的痛楚,他对封建礼教的桎梏越发厌恶。
清帝退位,延续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终于寿终正寝。谭延闿看准孙中山领导的三民主义革命,只身投靠他的门下。
刚来到闽越军属部队的谭延闿从无名小卒做起,一步步奋斗到了粤西总督,与孙中山的关系非常要好。
发迹后的谭延闿没有忘记家中的老母亲,经常派手下去给她老人家送各种补品,而逢年过节他再忙碌也要抽出时间亲自回家陪母亲过节。他的这些举动被周围的街坊邻居看在眼里,
大家都称他为“茶陵大孝子”。
二、主动拒婚宋美龄
孙中山看谭延闿在官场和沙场征战了大半辈子还是单身汉一个,准备给他说一门亲事。
正好妻子宋庆龄的小妹宋美龄刚从美国学成归来,家人都在筹备她的亲事,于是便正好撮合两人。
宋美龄是受过西方教育的女子,自然很多生活习惯和常人不一样。考虑到这些,谭延闿觉得这门亲事非常不妥,自己一个快50岁的粗老汉,而且自己早年还娶过妻,还要儿女,怎么能委屈了宋家三妹呢。而
宋家对这个未来女婿非常看好,一家人都很认可延闿。
说到谭延闿的第一任妻子万氏,这里还有一个传奇的爱情故事。谭延闿自幼痛恨父亲三妻四妾,对母亲冷漠无情,于是他长大后除了妻子万氏外再无其他小妾。
妻子后来不幸患病离世,延闿便发誓不再续弦娶妻,所以难怪对貌美如花的宋美龄犹豫不决。
想到当年与妻子的誓言,他一心不接受这门亲事
,但是在当时男方拒绝女方是非常粗鲁的行为,这会让女方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于是谭延闿机灵一动,酌主动上门拜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妈,认宋美龄为干妹,这样便化解了种种尴尬的情形。
三、促成蒋宋联姻
谭延闿退了婚约的消息到让另一个人高兴不已,他就是蒋介石
。当时国民党内部派别林立,各自都在为自己的选举阵营拉帮结派。蒋介石原本只是黄埔学校的校长,如果要想登上权力巅峰就得得到民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宋家的支持,得到了宋美龄就等于既做了孙中山的妹婿。
打着这样的主意,蒋介石不断的去试探孙中山和宋庆龄,一有时间就到宋府做客喝茶
。宋母看透了蒋介石的心思,果断不同意,直接回堵道:“蒋先生这么喜欢到宋府,那不如也像谭延闿一样认我做干娘,我也到喜欢你这个干儿子呢。”蒋介石一听不妙,转头向美玲做工作。
宋美龄刚回国,没有经历过什么社会考验,怎么经得住蒋介石的鲜花美酒和珠宝美言,几番攻势下便答应了蒋介石的求婚。而宋母和所有宋家人都不看好蒋介石,都劝三妹要冷静。
因为这个蒋介石是留恋上海滩各大烟花柳巷的花花老爷,家中还有一位在世的结发妻子。
受到了阻拦的宋美龄不死心,她想到干哥哥谭延闿颇得宋母的赏识和喜爱,便去求延闿亲自帮忙劝说母亲同意这门亲事。谭延闿心想宁拆一座庙,也不拆一对缘,于是便答应干妹去说情。
宋母在延闿的劝说下最终接受了蒋介石。
总结
谭延闿是一生都在正义阵营的坚持者,从小接受的那些屈辱往事锻造了他的坚韧心智,
在学业和官场上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违背自己的积极正向的初心。
受到孙中山赏识是早晚的事,他像一颗被埋藏的宝石,终有一天会发光发热。
尽管没有做成孙中山的妹婿,成为宋氏家族的女婿,他在放弃宋美龄背后所代表的一切权势和财力时未曾犹豫过对过世妻子的誓言,这一深情足以证明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