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了征服蒙古,专门设立了一个权力极高的岗位:抚远大将军。
抚远大将军并不是常设岗位,一般在与蒙古的大决战前才会设立,是清朝中前期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权力大到甚至可以威胁皇权。
只要是在抚远大将军的辖区内,所有驻防将军、都统、总督、巡抚、提督等封疆,都要听命于他。抚远大将军在前线还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哪怕你是一品朝廷大员,都有斩杀的权力。
他们的地位之尊崇,堪比侯伯二爵。在清朝,侯、伯级别才可以使用二台、方三寸三分、厚九分的虎纽银印。而抚远大将军用的也是这种,后来鼎鼎大名的军机处,用的也是级别更低的纽印。
▲虎纽银印
抚远大将军在清朝的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比铁帽子王的数量还少。
他们分别是信郡王鄂札、大学士图海、裕亲王福全、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康熙帝十四子胤禵、辅国公延信、川陕总督年羹尧、大学士马尔赛、康亲王崇安。
▲九子夺嫡派系
如果是皇子或皇帝兄弟这些血缘近亲,在担任大将军时,就称之为“大将军王”。像康熙帝十四子胤禵,在以贝子身份担任大将军时,就被称为“大将军王”,正是因为他担任如此重要的岗位,所以当时他被看成是康熙帝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