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上去就有点想当然了,认为蒙古高原地区就应该满是荒漠和草原,连林木都没有,怎么来的材料制作弓箭。但其实这些地方在古代是有着茂盛的森林的。
(一)林木资源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蒙古国尚有15万公顷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全国国土面积的9.6%,木材储量约为13亿立方米。一般我们说的蒙古高原,泛指东亚内陆高原,即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至萨彦岭,南界阴山山脉之间这块土地,其范围极大,大概有2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在这一区域内因为常年受北冰洋的水汽影响,所以其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又因为当地的气温低,河流和湿气的蒸发量少,因此当地不缺水分,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在这种环境下,当地生长着许多耐寒树种,经过现代科学家的实地考察得知,蒙古国的树木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占森林面积的73%,而雪松则占11%,剩下的就是一些桦树、白杨树、云杉之类的树种了。
而这些生长的树木对蒙古人来说极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用来制作弓箭、车辆和蒙古包等工具必不可少的材料。据蒙古传说记载,蒙古人的祖先就起源自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最早以渔猎为生,后来因为人丁不断增多,森林中的生活空间日益狭窄,才转而向外迁移,并变成以游牧为主。
(二)弓箭制作
而弓箭的发明从新石器时代发现骨质箭镞来看,其历史非常久远,而弓箭的制作技术,各个地区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中原地区多以竹木制作,实际上,弓箭的制作并不只有竹子一种,还有桦树、松树和柏树,也都能够成为弓箭的主要材料,《易·系辞下》说:“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中国偏远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比如说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就是以“水曲梨”这种树木制作弓箭(他们称其为布勒肯)。
至于弓弦,在中原地区大多以牛筋制作,因为其强度高,韧性强,这对于放牧为生的北方游牧地区人就更加不是问题了,而且他们还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材料,包括各种动物的腱、马鬃毛,甚至还有葡萄藤来制作弓弦,中亚民族塞西亚人甚至使用过牛肠来作为弓弦线。此外,为了不让自己的弓因为经常拉伸被折断,游牧民族还开发出了自己特有的材料,他们将弓面(也就是面对射手的一面)用牛角或者野山羊角进行固定,由于牛角的材料比其他动物更加有弹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再用鱼胶黏住。这样一把比较完美的弓就诞生了。
所以,不论是从林木资源上看,还是从弓箭技术上讲,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有这个条件去完成弓箭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