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的管理能力决定了他的胜利
创始人
2025-07-30 06:33:29
0

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十五)

在传奇故事里,刘邦还定三秦的战斗是韩信与章邯两个人的较量。

战斗是一个类似脑筋急转弯的猜谜游戏,有“栈道”和陈仓,韩信装腔作势,章邯上当猜错了,所以汉军赢了,章邯输了。

一直跟随本连载的朋友应当不大会受这些民间传说影响,毕竟上一节我们已对三秦之战的战场和战局做了详细的介绍。

(见链接:《

暗度陈仓真相

》)

实际上还有三秦系列战役是汉帝国崛起的关键性主战役之一,留下了大量官方资料。

史书各纪传中对战役也做了尽可能详尽的记录。

因此只要我们稍微细致地梳理一下史书留下的记载,还是有可能大致还原这场战役的经过。

我们先来看下地图,汉中到关中主要有五条道路:

最东边是子午道,这条路直接就能到长安,是离秦都咸阳最近的道路,不过这条道起点离汉王国首都南郑(今天的汉中市)最远。

接下来的傥骆道是距离最短的道路,但也是最险的道路,这条路基本上只用于商旅、使者和邮船等私人通行,大部队很难走这里。

再往西边是褒斜道,这条道出口通往关中平原的西边,离关中平原腹心比较远,但是这条道入口离刘邦在的汉中很近。

最西边是沿汉水西进到略阳,然后再往西到甘肃南部的天水,通过甘肃进入关中。

褒斜道和陇南道之间还有一条特殊的陈仓道,这条道路在当时是已经处于废弃状态的“故道”,我们后面再说。

史书中对汉军各路部队的进军路线记载还是比较清晰的:

灌婴率领东路军沿子午道进入了关中,这里的出口是司马欣

塞国的地盘,由塞军负责阻截。

周勃率领中路军沿褒斜道进入关中,这里的出口眉县是章邯雍国腹地,章邯自然会重兵堵截。

曹参、樊哙率领西路军也是整个行动的主力部队沿陇南道向甘肃进军,主力已经逼近上邽,即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

刘邦率领后续部队跟随西路军主力,他本人驻扎在西路军后方的故道县,表面上镇守后防,实际暗有打算。

三条可以进军的道路汉军每条都重兵出击,这是符合军事常识的。

汉军本来部队就有三万,加上数万慕从者,部队数量相对于关中敌人有优势。

兵多的时候面临狭窄难走的道路,当然不能堵在一个方向上浪费自己的优势。

攻方自然要全面出击尽可能地分散敌人防守力量,从而调动敌军,获得以多打少的机会。

我们如果用章邯的视角从军事常识来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刘邦部队的主要战略意图是陇南,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

子午道基本是纯陆路,褒斜道虽然是沿着河流穿越秦岭形成的河谷走,但其河段非常湍急不适合行船,道路仍然是以陆路为主。

数百里艰难的山道对于后勤运输就是噩梦,也是持久作战的噩梦。

两条山路狭窄险峻,大型车辆都没法经过,士兵还要携带沉重的武器装备,根本携带不了多少粮食。

关中敌军只要少量部队守住这两条道路的出口蓝田和眉县,攻方就需要数不清的人蚂蚁搬家一样沿着几百里险峻山道一点点送粮食上去。

可以说如果没有其他战场调动配合,单纯走这两条山道进攻是没有胜算的。

而陇南道是最适合的道路,更是击中了关中的弱点所在。

我们看下地图,当时有条西汉水从天水流到略阳和嘉陵江汇合。

而汉江就发源于略阳,汉江源头离嘉陵江只隔几十里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带。

也就是说从汉中直达天水,大部分地方都有可通船的水路,后勤压力小多了。

由于天水和关中隔着高大的陇山,关中增援不便,汉中巴蜀的部队可以相对轻易地在这里立足。

而最关键的是,从天水一带进关中有一条标兵级的著名道路——萧关道。

在唐帝国连载里我们对萧关道做了很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赘述了(详见链接:《

皇帝的救星

》)

天水是西北土壤比较肥沃的地区,这里的资源足以支撑一支数万人的部队。

这样汉军以天水为根据地就有机会沿萧关道侵入关中。

几百年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就是非常典型的范例。

当然所谓六出祁山是后世的以讹传讹,实际上诸葛亮一共四次领兵北伐。

其中两次出祁山采取的迂回甘肃的战略,另外两次分别走的陈仓道和褒斜道直接进入关中。

诸葛亮北伐取得成果的战斗都是采取迂回甘肃的战略。

只要蜀军有效占领了天水一带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收入,随后就大有机会从萧关道猛扑关中。

所以诸葛亮一旦出祁山,魏军只能调集大部队正面决战,蜀军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胜利。

而直接进关中的两次魏军都是简单地死守出口,蜀军立马动弹不得,很快就乖乖撤军。

我们有理由相信,汉军的主要进攻计划也确实是围绕陇南天水的攻防展开。

只不过在主线进攻的同时,汉军出了一支奇兵,试探着走了一下陈仓道。

结果汉军惊喜地发现陈仓道出口没有雍军防守。汉军大部队随即迅速沿陈仓道进入关中。

很多朋友肯定会觉得很困惑,几百年后魏军一个中层军官王双率领少量部队坚守陈仓,就把数万蜀军整得要死要活。

不到一个月后勤跟不上的蜀军就只能乖乖撤军。

章邯怎么就没稍微派点人守一下陈仓呢?

在汉帝国的原始资料《功侯表》里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

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这是须昌侯赵衍的履历。履历显示赵衍正是当初开通陈仓古道的先锋部队。

刘邦和他的主要团队都是关外人,来汉中才四个月,对于废弃的陈仓古道最多在古籍和地图上看过,实际没有任何了解。

汉军沿着已知的数条道路猛攻章邯的雍军,但雍军防守严密实力强大,汉军找不到太多机会一度想撤军。

关键时刻刘邦找到了当地人赵衍,让他带领当地人组成的小团队去打通陈仓古道。

这个团队完美的完成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前锋任务,顺利的为大部队紧急修复了这条致命的道路。

赵衍也以此奇功为基,后来成为汉中地区唯一的汉帝国开国功侯。

这个记载解释了为什么章邯没有防备的原因——这是一条废弃的道路,还得临时开道。

我们自然会有新的疑惑,这么重要的道路为什么会废弃呢?

看了地图,相信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条道路为什么会处于废弃状态了。

陈仓道在大山里绕来绕去,比隔得最近的褒斜道要多绕好几百里。

陈仓道北边出口在宝鸡,关中平原西部边缘,南边出口在勉县,汉中盆地最西部边缘。

我们可以想象,一般民众和官吏的邮传、商运和公务出差等需求,可能走这里吗?

关中或者汉中的人肯定走褒斜道或者子午道,谁会去绕那么远走陈仓道呢?

甘肃的人肯定直接走陇南道或者嘉陵江去汉中和巴蜀,谁没事去翻越高大陇山走陈仓道呢?

也就是说,除非用于军事目的,否则这条道根本就没几个人愿意走。

随着司马错伐蜀成功,百余年来关中地区就不再和汉中、巴蜀处于敌对状态,彼此几乎没有军事行动。

所以尽管秦国时就有修过陈仓道,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条路实际上已处于半废弃的状态。

这是导致章邯没有防备的根本原因。

我们也许会奇怪,难道关中这么多人,就没人知道有陈仓道存在?

当然不会,肯定有很多人知道这条道路,甚至知道这条道路可能的风险。

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有过大型团队的管理经验就会知道,事后分析总是很容易找到简单得似乎谁都知道的风险和漏洞。

可这些风险要想在事前被发现、反馈、重视、找到解决方案并最终执行,往往是千难万难的事。

陈仓故道固然存在,可是如果已经废弃无法支撑大部队带上至少轻装备无损通行,那就不是道路。

在敌军全面进攻部队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这种方向投入部队和大量人力修建工事是非常冒险的事。

如果非军事通道也要防守,那再难的山道也能找到大量习惯在山区行动的山民翻越。

问题是一群不带任何武装的部队翻越艰难山道进到敌占区是毫无意义地送死,不被敌人杀死也会被饿死。

如果要识别到这条故道原来可以通过特定手段快速修复。

那需要有相当强大的风险管控机制,预先识别并组建相当庞大的团队实地考察。

还需要有力的决策团队决策,需要提前派出团队修复工事,计算需要驻守的人手,讨论该调派什么级别的部队,该从哪里调。

这一切需要组建非常庞大的团队全盘组织,绝不是简单的事,没有强大的管理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更可怕的是,对于一个大型团队来说,上百个各色风险是非常常见的,你识别并解决了99个,如果漏掉一个你往往只能听天由命。

可以说任何一个大型团队想要站稳并长久发展,都必然要趟过数不尽的风险,风险管控是无法绕过去的生死关!

多少团队万事俱备眼瞅着就要意气风发的大功告成,一个失控的风险直接将其彻底毁灭。

章邯此前一直是单纯的军事管理人员,更偏向于单项业务管控。

当他成为一个坐拥数百万人口的王国领袖,需要建立起远比此前复杂的风险管控制度。

章邯似乎在全面的管理能力尤其是风险管控能力上稍有欠缺,这送了他的命。

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来结合上节内容,欣赏下汉军的整体战略思路:

汉军准备了至少五条路线,分别是陇南方向、子午道方向、褒斜道方向、陈仓骑兵和南阳预备役。

陇南方向立足天水再走萧关道侵入关中,是预定的主要突破方向;

陈仓方向是试探方向,子午道、褒斜道方向主要用于调动、配合。

正因为各个方向汉军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和调度,当陈仓方向撕开雍军口子后,章邯的雍军主力才会被截为两段。

雍军主力在天水一带,部队无法短时间翻越陇山到陈仓附近。

无奈之下章邯只能紧急调拨防守褒斜道的部队仓促前往陈仓与汉军主力决战。

而司马欣的塞军被走子午道的灌婴部牢牢黏住,根本无力救援雍军。

于是走褒斜道的汉军周勃部就活动开了,他们在关中最富饶的中部地区大闹天宫,让匆忙赶赴陈仓阻击汉军的雍军后勤彻底失去保障。

正是汉军细致入微的部署,才让陈仓突破迅速扩大战果。

另一方面陈仓故道的修复和陈仓是否有敌军修筑工事这都是不可控的。

如果陈仓奇兵不能突破,汉军的有效部署仍然可以继续在天水一带与雍军决战,仍然有从萧关道进关中的机会。

即便天水之战不能有效撕开雍军防线,汉军也已经在南阳方向部下预备役,汉军仍然会伺机东下南阳打开僵局。

(见上节,链接:《

暗度陈仓真相

》)

只有当我们深切理解到汉军对各种风险的仔细分析和有效掌控,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的详尽预案,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是刘邦团队获胜,章邯团队失败。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三四个月的时间要了解陈仓故道的现状并做简单修复恢复成军事通道,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最终是来自汉中本地的赵衍团队完成了这个任务。

要知道,刘邦团队是一个纯粹的外地人团队!

一个纯粹的外地人团队,快速的找到并发现了巨大漏洞,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并有效执行。

一个几乎完全由本地人组成的团队,却没能有效识别近在咫尺的巨大风险。

刘邦和章邯在管理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决定了两个团队的生死存亡!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我们都时常困惑于同样是人,甚至同样出身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成为呼风唤雨称霸一方的大佬。

我们往往会沉浸于八卦消息风流韵事乃至于神秘大佬神秘人脉的神话传奇故事。

其实大时代下很多人都能得到冲出来的机会。

把大多数人筛下的第一关,往往就是管理能力。

相关内容

新疆玩8天行程推荐,乌鲁木...
新疆的美,是教科书级别的“地理大满贯”。这里藏着中国最极致的风光组...
2025-07-30 08:42:03
安徽六日游必玩景点及行程分...
暑假一到,那颗渴望出游的心就按捺不住了。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着暑假...
2025-07-30 08:41:59
原创 ...
章子怡最近在埃及的旅行可谓是充满了欢乐,尽管已经46岁,她依然频频...
2025-07-30 08:41:51
和家人新疆7天6晚景点推荐...
新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
2025-07-30 08:41:27
清凉气候+非遗魅力!贵州丹...
盛夏时节,当全国多数地方被高温笼罩时,21℃至25℃的夏季均温让贵...
2025-07-30 08:41:01
北京旅游口碑好的旅行社,家...
暑假,那是一段充满活力与期待的时光,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更是出游...
2025-07-30 08:40:57
北京旅游金牌导游联系方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家庭出游成了增进亲情、放松身心的绝佳方式。北...
2025-07-30 08:40:47
暑假到重庆4天3晚跟团游攻...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雾都”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
2025-07-30 08:40:38
追寻拼搏足迹 砥砺冰雪初心...
在如火如荼的训练备战之际,为激发运动员奋勇拼搏的昂扬斗志,厚植爱国...
2025-07-30 08:40:36

热门资讯

俄媒:卡德罗夫发与儿子下象棋帖... 综合俄罗斯“连塔”新闻网等媒体报道,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7月2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与...
原创 秦... 标题:秦皇陵设计缺陷揭秘 在那遥远的古代,秦始皇,这位一手缔造了庞大帝国的君主,为了自己身后的安息...
原创 没... 罗马帝国之后的欧洲若是没有罗马教会,就很可能成了蛮荒之地;罗马残余的民政机构力量太弱,无法成为恢复秩...
持续为国“加油”——65岁大庆...   大庆油田——我国陆上最大油田65岁了。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翻开了历史...
原创 揭... 赵匡胤在960年,被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的联军,但是大军到了陈桥驿时,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原创 为... 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的时候,便找了各种理由对楚汉争霸时期的大将进行打压和铲除首先除掉的就是能...
原创 有... 前言:晋出帝石重贵(生卒年914-974年),五代后晋(936-947年)第二位也是末代皇帝,儿皇帝...
朱元璋难道看不出朱允炆镇不住藩... 朱元璋的“万全之策” 朱元璋,这位从乞丐一路逆袭成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可不是个“莽夫”。在他心里,...
世界第一个犹太行政区:俄罗斯远... 公元前一世纪,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被罗马帝国占据,犹太民族从此踏上了长达两千年的漂泊之旅。1948年...
原创 真... 在诸多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有一部很早拍摄的黑白电影被大众奉为经典,那便是《铁道游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