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的行政大权主要由首相负责,尽管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向西方学习,首相一般由选举产生。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日本首相出现了“门阀”现象,其权力长期被传统贵族或政治世家掌控。
但在历史上,有些平民出身的人通过自身努力也成功爬到了首相的位置,而原敬就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平民首相,其一生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01
原敬生于1856年2月9日,是盛冈城外本宫村南部藩士家臣原直记之孙。他原名健次郎,十岁时丧父,十六岁来到东京求学,在共愤义塾学习英语。
但因家境贫寒,只好给人当书童,但凭着刻苦上进,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于是转入箕作麟祥的家塾,学习法语,担任天主教神父的随从,并接受了洗礼。
1876年,原敬考入司法部法律学校,但不满校方的管理方式,多次发生矛盾,加上他上书司法大臣,为学生捣毁食堂事件辩护,让校长怒不可遏,于是遭到了退学。
不过这件事却让原敬在圈内积攒了人气,被招聘为《邮便报知新闻》的政治记者,同时兼任《峡中新报》的撰稿人。他根据采访、编辑的经历以及自身的好学,很快就掌握了政治学原理,并多次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并在1882年出任《大东日报》社主笔。
1884年,外交大臣井上馨到朝鲜处理“甲申事变”的事宜,原敬以记者身份前往朝鲜。他得到井上馨的赏识,开始了其政治生涯。
次年就被派往中国,担任天津领事。两年后到巴黎公使馆工作。
此时他结识了西园寺公望、陆奥宗光、高桥是清等日本政坛的大佬,极大促进了其仕途。1890年,他成为农商部参事官兼秘书。第二届伊藤博文内阁时,原敬任外务部通商司长,继而晋升为外务次官,参与策划统治中国台湾的根本方针。
在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大潮里,原敬作为日本政治圈的一分子,必须为日本帝国的扩张服务。但是他与其他狂热分子不同,比较有远见,是难得的清醒之人。
比如当时日本朝野、军方不少人叫嚣吞并中国,可原敬从国际关系出发,看到中国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列强在对华问题上的矛盾,于是指出“一国瓜分中国,真是荒谬之极”。
可惜原敬的观点并未让军国主义者清醒,在他死后十年后,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结果走上了不归路。这就能看出,原敬的确具有远见卓识,是当时日本难得的聪明人。
1900年后,原敬接受伊藤博文的邀请,任政友会的干事长,迈出了从政生涯的重要一步。因为这个政党背后有日本地主与财阀的支持,担任其重要职位者,不少成为日本首相。1902年,原敬成为国会众议员。此后他相继担任西园寺公望、山本权兵卫内阁的内相。到1914年已经是政友会的总裁了。
明治维新后,日本首相一职,基本被萨摩、长洲两藩的贵族、武士垄断。从未有一个平民出身的人,成为首相。
而在1918年9月,平民出身的原敬破天荒地坐上了日本首相的宝座,一个穷小子逆袭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家,而且这还是日本近代第一个政党内阁。
近代日本虽然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可是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而且首相选择谁,只是对天皇负责,与日本政党、大众毫无关系。
这样的内阁其实只是天皇的御用机构,根本缺乏独立性。但原敬上台后,针对当时的米骚动以及民众的诉求,对组阁方式和成员组成进行了修改,强制要求必须有十个席位是来自政党成员,而非首相独命。
这就改变了内阁的性质,从对天皇负责转向为政党,甚至民众负责。原敬的改革得到了日本民众的支持,日本有了摆脱军国主义,走向现代政制的可能。史学界称之为“大正民主”。
02
而在外交上,原敬采取务实的方针,他结合国际形势,反对大隈内阁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认为这损害了日中友好关系,又会激发中国的民族情绪。
而西方列强还会猜疑日本对中国怀有野心,使日本在国际上倍受孤立。只有睦邻友好,尤其与英美搞好关系,才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原敬的理想虽好,可现实却很残酷。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激进派以不加入国际联盟作要挟,要求夺取中国在青岛的权益。此举引发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日关系再次跌入谷底。
由于山东问题,激化了中日关系,也让列强重视日本的扩张。为了扭转不利处境,原敬决定改善中日关系,在山东问题上做出让步,
可他的做法在军国主义分子看来,可谓是“大逆不道”,他们纷纷指责原敬内阁软弱、卖国,这也为原敬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然原敬也并非完全的和平主义者,他与当时军国主义者一样,要求加强军队建设。他派兵镇压了朝鲜三一运动,又参与了列强在西伯利亚的军事行动。而且他大力主张在朝鲜半岛实施同化政策。
因此他对华“友好”,只是一种政治外交策略,为日本谋求更大利益而已。不过与疯狂鼓吹侵华的军国主义者相比,原敬确实是理性而“仁慈”的。
1921年11月4日下午7点多,原敬在东京车站,遭到一位极端右翼的日本愤青暗杀。而他的死,基本中断了日本近代改革的历程,国家在军国主义者的裹挟下,走上了万劫不复的侵略道路。
因此有些人指出,假如原敬没有被暗杀,他的政策能够延续的话,或许就能避免日本走上扩张的道路。
但问题是,在全民日益疯狂的局势下,像原敬这样冷静的人又有多少?犬养毅、高桥是清等理性的首相,最后不都倒在了军国主义分子的枪口下吗?所以首位平民首相原敬的死,是近代日本走向疯狂的牺牲品。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鼓浪隐士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