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麦克阿瑟才是二战后日本的“王”?尤物绕着他转,天皇给他“当儿子”
1945年8月,杜鲁门一纸调令把麦克阿瑟派到了日本。
踏上刚落下硝烟的日本,麦克阿瑟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里,他成了比天皇还“尊贵”的人。
他的吃穿用度皆为上等,无聊时身边美女成群,甚至连天皇都要对他“礼让三分”。有时候在他面前还像儿子,日子简直是“爽”出了天际。
那么,日本天皇为何对麦克阿瑟如此“忌惮”?麦克阿瑟的好日子又持续了多久呢?
一、风光无限的政客
众所周知,天皇制度在日本由来已久,哪怕天皇的权力随历史发展,而逐渐被削弱,在日本民众心中,天皇依旧是无可取代的存在。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待见”日本天皇,曾经也有人让天皇放下尊严,卑躬屈膝地附和。
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曾让日本闻风丧胆的麦克阿瑟。
刚到日本的时候,麦克阿瑟本打算跟日本天皇好好算算账,让天皇和日本为美军找回昔日在菲律宾战场上丢失的面子。
可是世事难料,麦克阿瑟真到日本以后,渐渐发现很多的事情与他想象得压根不一样。
战败的日本人对美军是有抵触情绪的,彼时,甚至有不少日本人还想继续挣扎,继续建设他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可是,这一切反抗的声音都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不再抵抗后戛然而止了。
聪明的麦克阿瑟很快便从日本人的态度转变中,摸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也正是这时候起,他意识到了天皇的“力量”有多大。
为了能让美军在日本顺利地开展行动,麦克阿瑟决定重新思考怎么利用天皇这颗“棋子”。
思来想去,麦克阿瑟决定化敌为友,让天皇为他所用。
换言之,他是想让天皇当“傀儡”,利用他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地位,来为美利坚服务。
彼时身为日本天皇的裕仁也很识趣,美军进驻日本后,他一直做小伏低,还专门去见了麦克阿瑟一面。
裕仁的这次“低姿态”恰到好处地迎合了麦克阿瑟的心,经此一事,麦克阿瑟立志要用好这个“傀儡”,让美国在日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可是,麦克阿瑟的这个想法与美国政府是“背道而驰”的。
离开美国前,美国政府高官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尽可能多地收集日本天皇发动过战争的罪证。
原本,麦克阿瑟是准备按照这个计划做的。
可看到日本民众对天皇的热情拥护时,他改变了想法,想要下一盘更大的棋。
麦克阿瑟陷入过两难抉择,但他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还是决定搏一搏。
就这样,他开始想办法当说客。
在麦克阿瑟的游说下,杜鲁门的忧虑渐渐被打消了。有了总统的背书,麦克阿瑟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日本皇室也为自己换来了一线生机。
1945年底,美国直接放弃了起诉日本皇室的计划,为了能保住天皇,美国政府甚至还主动下场帮日本说话。
眼见着美国态度坚决,旁人就算是有苦也不敢再言喻。
说服杜鲁门后,麦克阿瑟也没闲着,他为了巩固天皇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暗自蓄力造势给予裕仁帮扶。
毫不夸张地说,美国能“保”日本,裕仁能安然走下“神坛”,成为“人”,麦克阿瑟功不可没。
美国人是精明的,麦克阿瑟时时刻刻都在为美国人争取利益。
在他“统治”日本的七年里,很多大事小情,日本政府都要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那么,麦克阿瑟在这七年里都做了什么呢?
二、主政日本的王者
麦克阿瑟对战后日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他“主政”日本的七年里,他自上而下对日本制度进行了大革新。
宣布投降后,日本国内百废待兴,除了政治经济遭遇重创外,日本的法律体系也遭到了破坏。
日本原有的老宪法根本适应不了战后需要,无奈之下,日本政府只能找人重定宪法。
原本这个任务是交给近卫文麿的,但他因作恶太多,成了被清算审判的战犯。
虽然近卫文麿没法继续制定宪法了,但这件事不能停下。
几经辗转,制定宪法的任务落到了国务大臣松本蒸治的身上。
在他的带动下,日本国内的政客学者纷纷进言献策,力求为宪法成形尽一份心力。
然而,日本人定来定去始终没有让美国人满意。
无奈之下,麦克阿瑟只能亲自“操刀”帮日本人制定宪法。
眼看着这主导权落到了麦克阿瑟手里,日本人心里跟明镜一样,这根本不是制定宪法,而是一场日本与美国之间的交易。
果不其然,在麦克阿瑟的干预下,宪法成了日本人眼里的“紧箍咒”。
麦克阿瑟不仅“剥夺”了日本的军权、交战权,还把日本封建贵族哈赶上了绝路,在日本除了皇室特权被保留,其他贵族的特权都被画上了句点。
除此之外,麦克阿瑟还对日本天皇的地位做出了准确的“界定”。
从那时起,日本天皇成为了象征性的“元首”,实权消散殆尽。
也难怪有日本政客说,麦克阿瑟给出的宪法草案是“霸王条款”。
他这明摆着就是在给日本人立规矩,根本不管日本人的想法。
不过,日本人还是点头答应了麦克阿瑟立下的规矩。
因为彼时的麦克阿瑟才是日本的“王”,裕仁在他面前都得学着“低头装儿子”。
在日本,麦克阿瑟的日子堪称“爽爆了”!他不仅在政坛叱咤风云,在情场上,他同样风光无限。
麦克阿瑟是个名副其实的“风流高手”,彼时陪在他身边的都是日本国内一等一的绝色尤物。
彼时的日本国内,有一个名叫原节子的女明星,在日本男性眼中,她是女神一般的存在,想得到她的人不计数。
可是,谁也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获得原节子“芳心”的人是麦克阿瑟。
据传,介绍他们俩认识的人还是裕仁。
可是原节子跟着麦克阿瑟并没有讨到多少好处。到了1951年,他们的缘分便戛然而止了。那么这时候麦克阿瑟经历了什么呢?
三、天之骄子的陨落
1951年4月10日,麦克阿瑟成为了美国政府的“棋弃子”。
杜鲁门用一纸调令,剥夺了他手中的权利。
得知被解职时,麦克阿瑟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因为朝鲜战场的节节失利,已经耗光了美国政府的耐心。
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眼中,那个无所不能的麦克阿瑟。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那时候的麦克阿瑟是一个糟糕的人,因为他在朝鲜战场上“瞎指挥”,美国才会陷入危局,错失战机。
在战争的激烈阶段,麦克阿瑟甚至连总统杜鲁门的面子都“驳”了,公开跟杜鲁门叫板。
如此“嚣张”的麦克阿瑟,显然是戳到了杜鲁门的底线。
不然,杜鲁门也不会放弃他这样一个“奇才”。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将才”,他出生于军商结合家庭。
他的父亲是身经百战的军人,早年参加过南北战争,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了陆军中将的位置。
麦克阿瑟从小深受军人父亲的影响,他早早就立志成为像父亲一样为国奉献的人。
时间证明了麦克阿瑟的天赋和能力,同龄人还在为写作业发愁的时候,他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
在13岁时,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得克萨斯军校。
他的表现让家人引以为傲,可于他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十九岁时,他的天赋再一次显现,他靠着一腔热血与努力叩开了美国西点军校的大门。
在能人辈出的军校,麦克阿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遇强则强”。
他强健的体魄与过人的耐力,让不少人赞叹,更让人瞠目的是,他在毕业时创造了历届学员的最高分。
从那时候起,所有人都知道麦克阿瑟是一个天生的军人。此后,成了美国军队一颗闪耀而璀璨的明星。
他的进阶速度堪称“坐火箭”,他当过陆军参谋长,也指挥过闻名于世的菲律宾战役。
在驻扎日本期间,他更是以一己之力为美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虽然离开日本时,他很落寞,回到美国竞选总统失败了,但他在美国历史上留下的功业是无人可超的。
四、起起落落,一念之间
他攀登过巅峰,也跌落过云端,他的一生丰富多彩,堪比传奇,但如今而言,他的故事更值得后来人反思。
倘若当年,他能心存敬畏,懂得分寸,或许他的熠熠发光的人生可以更加传奇。
可因一念之差,他险些铸成大错。
麦克阿瑟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生起起伏伏是常态,没人能一直坐钓鱼台。
做人不能太“嚣张”,要守本分,不然就会作茧自缚,各位您说是不是呢?
参考信源:
中国经济网 2009-01-23 二战后日本十几位"天皇"争大位 美军操控全局
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123/107093_1.shtml
人民网2013-01-07 日本和平宪法被自卫队渐进式架空
http://military.cntv.cn/2013/01/07/ARTI1357536596641771.shtml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百度百科
国家人文历史 2015-09-25 周年 | 留下的烙印远不止一部和平宪法 :“太上天皇”麦克阿瑟改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