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何输了?因为王朗“要脸”
创始人
2025-07-28 22:04:09
0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唇枪舌剑的“骂战”,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便是《三国演义》中,王朗与诸葛亮在两军阵前的那场精彩对决。

王朗,一位曾受汉朝恩泽的老臣,最终却倒在了诸葛亮的“骂战”之下,落马而亡。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王朗真的是败在了诸葛亮的口若悬河之下吗?

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王朗与诸葛亮的“骂战”发生在魏蜀两军对峙之际。彼时,诸葛亮率大军北伐,魏军则由曹真统领,王朗作为魏军的重要谋士,随军出征。在两军阵前,王朗试图以言辞说服诸葛亮退兵,却反被诸葛亮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驳斥,最终羞愤交加,撞死于马下。

然而,历史的真相却与小说大相径庭。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王朗实则是曹魏的重要官员,历任司空、司徒等要职,为曹魏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并未在两军阵前与诸葛亮发生过直接的“骂战”,而是寿终正寝,死后还被追赠为谥号“敬侯”,配享曹魏太庙。显然,小说中的这段情节,是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勇双全和王朗的虚伪无能而虚构的。

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从小说的角度,对这场“骂战”进行一番复盘和分析。

在这场“骂战”中,王朗首先发难,他质问诸葛亮为何要兴无名之兵,侵犯魏土。诸葛亮则义正言辞地回应道:“吾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言下之意,自己是奉了汉天子的诏命,前来讨伐篡汉逆贼的,自然是师出有名。

王朗闻言,并未退缩,而是继续反驳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昔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室,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王朗的这番言论,可谓是层层递进,逻辑严明。他首先以“天数有变,神器更易”为引子,指出朝代更迭是自然之理。接着,他列举了东汉末年的一系列乱象,如桓、灵二帝的昏庸无能、宦官的专权跋扈、黄巾起义的爆发以及董卓等军阀的割据混战等,以此来证明汉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难以挽回。最后,他指责诸葛亮身为汉朝官员,却助纣为虐,帮助逆贼篡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王朗的言辞中,他不仅以天下大势为论据,还巧妙地运用了道德制高点,对诸葛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试图通过展示自己的正义立场和道德优势,来动摇诸葛亮的心理防线,从而达到说服其退兵的目的。

面对王朗的咄咄逼人,诸葛亮并未慌乱,而是从容应对。他首先抓住了王朗言论中的核心要点——“德”字,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他说道:“王司徒所言,固为一时之论也。然自桓、灵以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昔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虞舜不纳陶唐,夏禹不授益,汉祖不封六国之后,光武不许赤眉称尊。吾主上法尧禅舜,处此大位,岂不幸甚?汝何出此言,诋毁大魏?且汝食汉禄,不思报国,反助逆贼,罪当万死!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诸葛亮的这番反驳,可谓是针针见血,字字有力。他首先指出,王朗所谓的“天数有变,神器更易”,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言。事实上,自桓、灵二帝以来,汉朝的统治就已经摇摇欲坠,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而曹操之所以能够崛起于乱世之中,并非是因为他篡夺了汉朝的江山,而是因为他顺应了天意和民心,扫清了六合,席卷了八荒。因此,曹操的统治是合法的,也是正义的。

接着,诸葛亮又以尧舜禅位、光武中兴等历史典故为例。他指责王朗身为汉朝官员,却不思报国,反而助纣为虐,帮助逆贼篡位,实在是罪大恶极。最后,诸葛亮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等激烈的言辞,对王朗进行了猛烈的讽刺和痛斥,使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在诸葛亮的反驳中,他不仅巧妙地利用了历史典故和道德制高点来驳斥王朗的言论,还通过激烈的言辞和情绪渲染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他试图通过展示自己的正义立场和坚定信念来动摇王朗的心理防线,从而达到击败其心理的目的。

在这场“骂战”中,王朗最终败下阵来,落马而亡。那么,他究竟为何会失败呢?而诸葛亮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

首先,从王朗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内心的矛盾和愧疚被诸葛亮所揭露和利用。王朗虽然身为曹魏官员,但他毕竟曾受汉朝恩泽,对汉朝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在现实的利益面前,他却选择了背叛汉朝,助纣为虐。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他的良心和道德准则,也让他在面对诸葛亮的指责时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当诸葛亮以“德”字为武器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时,他内心的矛盾和愧疚被彻底激发出来,导致他无法承受而羞愤交加地撞死于马下。

其次,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他巧妙地转换了话题的焦点并占据了辩论的上风。在王朗的言论中,“天数有变,神器更易”是核心要点。

然而,诸葛亮却并未在这个问题上与其纠缠不清,而是巧妙地将其转移到了“臣子无德”的角度上。他通过列举王朗等人的罪行和背叛行为来揭露其虚伪和无耻的面目,并以此来动摇其心理防线。同时,他还以激烈的言辞和情绪渲染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使王朗无法抵挡其攻势而最终败下阵来。

此外,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还与他个人的智慧和才华密不可分。他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王朗言论中的漏洞和弱点进行有力的反驳,还能够灵活地运用历史典故和道德制高点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这种智慧和才华不仅让他在辩论中占据了上风,也让他在战争中屡建奇功、名垂青史。

相关内容

河北承德文旅资源走进北京宣...
7月25日,由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主办的“河北承德文旅资源走进北...
2025-07-29 00:37:51
原创 ...
张居正的先祖是元朝末期,凤阳定远人士的张关保。他曾经追随大将军徐达...
2025-07-29 00:33:59
面向非洲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
面向非洲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在情感的共鸣中升华中非情谊,激励更多非洲...
2025-07-29 00:33:51
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闭...
10月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闭幕。...
2025-07-29 00:33:42
原创 ...
有这么一位法国总统,他在冷战最激烈的60年代初期,带领法国率先与中...
2025-07-29 00:33:34
原创 ...
东晋枭雄桓温曾有“人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么也要遗臭万年”的豪言壮语...
2025-07-29 00:33:29
原创 ...
公元208年,曹操发起了统一南中国的战争,在长江赤壁一带被以江东孙...
2025-07-29 00:33:25
原创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上很多事情的确都能...
2025-07-29 00:33:17
原创 ...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争,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
2025-07-29 00:33:15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文/涛声依旧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
原创 商... 战争在古时候是很常见的,政权之间的交替,战争成为了主要途径。当时我国深处内陆地区,对外知之甚少,周边...
原创 苏... 苏麻喇姑,一个一年擦一次澡、完后还要将擦澡水喝掉的女子。她一生不吃药、不结婚,活到了九十多岁。她仅是...
原创 嬴... “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则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咸漏焉”。西晋时期石崇有一非常喜爱的小妾,名...
原创 有... 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崇祯皇帝的举措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误。到了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大举进攻山西,陕西早已成...
原创 唐... 历史学家黄永年指出,唐朝宦官和皇帝的关系只是家奴和主子的关系,中晚唐有些皇帝由宦官拥立,有时某一派宦...
原创 解... (华野攻克济南) 1947年9月中旬,粟裕发起济南战役,至9月24日,华野攻克济南,歼敌10万。之后...
文艺复兴为什么在十八世纪之后失... 西方自古以来的历史进程与西方哲学观念在意识上的一致性,起到了理论上的主导作用。由于西方哲学各派别之间...
原创 商...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对秦国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我认为首功在商鞅。 魏冉的贡献要...
原创 唐...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人赞颂其英勇睿智,有人反对其残酷暴行,武则天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