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赵云墓在银屏上下屹立千年
我国古代,盗墓猖獗,特别是在战乱年代。战乱时期,曹操可谓盗墓者的祖师爷;黄巢起义军把汉武帝的墓给盗了;就连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昭陵也被温韬所盗。因为战乱时期,局势混乱,群雄争霸,根本没人管,所以很多帝王将相的陵墓经常被人光顾。但是,赵云死后,他的陵墓1800年一直屹立不倒,这是为何?
清朝民间传说,引来盗墓怪象
赵云墓从三国时期,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座墓一直矗立在四川大邑县银屏山下,却无人敢盗,甚至在当地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赵云墓的神奇传说。
赵云墓
在清朝时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盛行传说赵云墓中有名贵的陪葬品——龙胆银枪。这一时间就引起了许多盗墓贼的窥视,其中就有一伙盗墓贼趁着夜深人静跑着银屏山下,开始挖掘赵云墓。不料这伙人才挖到三米深,突然之间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刚才掘出的泥土又雨水被原样冲了回去,把盗洞填平。盗墓贼们惊慌失措,纷纷跪地叩头,雨水竟然逐渐停了下来。
风波再起,盗掘赵云墓再次出现怪象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赵云墓一直风平浪静。但总有人利欲熏心,并不信邪。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又出现一伙人想趁乱盗掘赵云墓。可是怪事同样发生了,这伙人不分昼夜地挖了三天三夜,暴雨就连下了三天三夜。这边刚把泥土铲出来,那边雨水又把淤泥冲了回去,不管怎么挖都没有效果。
到了第四天,他们不敢继续挖了。没多久,暴雨也就停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赵云墓地主意了。
赵云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刘禅。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领桂阳太守,翊军将军,领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镇东将军。箕谷失利后自请贬为镇军将军。故后追谥曰顺平侯,是为
永昌亭顺平侯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事迹合记成《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又将该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赵云塑造的形象,是一名威武雄壮、武艺高强、忠义勇敢、贤慈爱民的武将。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又名亮银枪、龙胆亮银枪。
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将领对战,冲锋陷阵从来未尝败绩,在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将领十余员,还夺得有名宝剑曰“青釭剑”。子龙的骁勇善战,连敌人曹操都为之震撼,派曹洪问子龙之姓名,子龙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曹操知道后,想要捉子龙并降之,于是下令军士不可放箭,但子龙还是逃回了刘备休憩处(这即是日后在祭祀赵云之庙宇时,赵云挺枪仗马、怀抱幼主刘禅之塑像来源)。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
赵云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将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斩杀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赵云一生南征北战,忠心于刘备,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许这样也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了,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