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德国在投降后日本却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妄图通过让盟军遭受重大损失来获取更好的投降条件。在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上百万苏联红军涌向东北,只花了7天就解放中国东北。将战死的和被俘的关东军全部加起来,70万关东军被全部歼灭。那么日军为何不堪一击?
关东军的战斗力
首先是日军战斗力的问题。我国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损失惨重,所以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认为二战末期的日军依旧保留着相当强大的战斗力。实际上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中国境内的精锐日军全部被日本调到了太平洋。
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刻,整个中国大陆也就几个甲级师团,驻守在东北的关东军基本都是一些乙级师团,甚至有不少由日本侨民临时入伍,短时间内受过一些军事训练的丙级师团甚至是丁级师团。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相当薄弱,再加上没有战斗意志,当他们听说苏军出动了上百万大军来包围他们后,这些日军自己就垮了一半。所以等到苏军正式对东北发动进攻时,日军开始成建制的投降。这也是为什么苏军能在短短一周内俘虏60万大军的原因。日军要是真丢盔弃甲的到处乱跑,苏军剿灭关东军指不定得花几个月的时间。
关东军的战术
其次就是当时日本防线的问题。当一支军队面临两倍于自身,且火力全面优于自身的敌军包围时,这支部队要么选择分散突围保存一定实力,要么退守到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进行坚守。当时的日本本部也向关东军发出指令,告知他们如果东北守不住,可以退守朝鲜。
但是关东军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称要守住东北。然而东北可是一片平原地区,苏军又恰好是非常擅长在平原作战的“钢铁洪流”。结果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日军被苏军逐个攻破,关东军主帅山田乙三精心布置的防线在接触到苏军的一瞬间就会奔溃。
关东军的后勤
最后就是武器和后勤的问题。关东军说是70万大军,除了里面有20多万是临时征召的日本侨民外,还有大量关东军没有枪。没错,在关东军和苏军进行大决战的时候,关东军居然没办法为每一个士兵凑一把枪。
当时关东军的坦克、飞机等装备因为缺乏维护,绝大多数都无法使用。据悉当时日本关东军有四百多架战机,但是能飞上天的就一百多架。这一百多架战机基本都是教练机水平,能参与战斗的可能就十多二十架。这样一支武器后勤严重不足、战斗力低下且没有战略战术的军队,不战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