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河山,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之下,国共两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在这次合作中,我党作为一股新鲜的革命力量,加入到军队当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革命做出伟大的贡献。
但是就在北伐胜利之际,蒋党却破坏盟约,大肆逮捕我党爱国人士。无数的革命前辈,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牺牲在自己同胞的屠刀之下。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他的名字叫袁国平。
袁国平原本的名字叫做袁幻成,1906年,他出生在湖南的一个贫穷家庭当中,他的父母虽然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是他们希望袁国平日后能够出人头地,纵使生活艰辛,他的父亲凭借弹棉花的手艺一边补贴家用,一边供袁国平读书。
袁国平知道父母供自己读书的钱来之不易,他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在读大学名额紧缺的年代,他没有任何背景,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袁国平的革命之志就是在这里建立的。
袁国平青年时期受到进步教师革命思想的启蒙,早早就投入到了青年学生爱国运动当中。他在学校里经常开展有关爱国主题的演讲,积极动员同学们投入到革命运动当中,他因此被老师和同学们推举为执行委员,一时之间,成为了学校里的“男神”。
1925年,19岁的袁国平不仅成为了我党一员,他还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他在同期学员当中依旧很出名,他专业知识排名第一,军事实践排名第一,因此他获得了参与北伐战争的机会。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以后,袁国平以国军第4军左翼宣传队第4队队长的身份参与到了北伐战争当中。他一路随军北上,先后参与了贺胜桥,汀泗桥等战役,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先后失败以后,袁国平将广州起义的幸存战士编入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他带领战士们开展了一次又一次革命运动,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为革命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他也一跃成为政治部副主任,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袁国平不仅具备过硬的军事实力,他的宣传能力更是一绝。在长征时期,有一场著名的战役,娄关山战役。在这场战役当中,我军处于劣势,红军战士们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摧残,袁国平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深入细致的与战士们分析目前的形势,为战士们提供了作战方法,这极大鼓舞了军心,战士们一鼓作气,在敌人赶到之前占领了山顶,娄山关战役最终以我军的胜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受到领袖提拔为新四军四巨头之一的袁国平,在闽南事变爆发以后,他却举枪自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袁国平为何会做出如此举动?他是受胁迫从而选择自尽,还是没有办法接受战争的结果而选择自尽?
事实上,闽南事变爆发后的第一时间,袁国平就带领战士们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在路途当中,袁国平受到了敌人的埋伏,深受重伤,跟随他的战士们为了保护他,牺牲了很多人,他对此深感愧疚,他无力挽回逝去的战士们的性命,在一个深夜,他选择悄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袁国平趁着部队夜里休整的时间,他把准备好的党费交给了副连长以后,假装睡去。在后半夜,他确认战士们都进入梦乡了,默默掏出了身上的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年,也就是1941年,他只有三十五岁,他还没有看到新中国的国旗迎风飘扬,他该有多么遗憾啊!
袁国平的去世,令我党和人民都痛心不已,这样一个舍身忘我的战士,还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就去世了,想必他举枪自尽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他不能再连累更多的战士牺牲,他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战士们的生命,这就是革命党人大无畏的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现如今,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这都是革命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袁老前辈若泉下有知,他看到这盛世如他所愿,看到他的儿子成为了革命的栋梁,他一定可以安心长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