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敌军的绝阵,三千人马进退两难,粟裕出语惊人:用轻功
创始人
2025-07-28 10:02:52
0

众所周知,开国大将粟裕是我军历史上一位功勋彪炳的杰出军事家,在其数十年戎马生涯中,曾指挥过一系列令人拍案叫绝的战役,诸如淮海战役、苏中战役、鲁南战役、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等,都可堪称是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实,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军事行动中,也闪耀着粟裕的智慧之光。比如在抗日战争期间,粟裕就曾以其睿智过人的军事头脑,指挥一支三千余人的部队,颇为惊险又颇具戏剧性地穿越了日军精心布设的绝阵,创造了军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这件奇事发生的确切时间是在1944年12月27日,地点是江苏省仪征县境内。

当时粟裕的职务是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任苏中军区司令员,跟随他的只有未满编的第三旅第七团一支战斗部队,此外就是第一师师部和随军行动的一批地方干部。

他们从江苏高邮出发,在仪征乘坐小帆船分批渡过了长江,目标是穿越沪宁铁路之后,实施一个重要的计划——开辟苏浙军区,与日、伪、顽三股势力继续斗争。

但当凌晨三点部队来到铁路线附近,准备趁夜色悄然通过时,却得到女地下党员孙晓梅的紧急报告:日军在沪宁铁路两侧布下了一道极为凶险的绝阵。

原来,由日本天皇派遣的两名日军中将打算乘坐火车从上海出发,前往南京会晤冈村宁茨。日军为保障这列火车免遭中国军队袭击,便让人在沪宁铁路两边各50米以外,埋设了数量庞大的地雷。

粟裕虽然是一名久经沙场、心理素质过硬的战将,但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禁愁眉紧锁:前有地雷绝阵拦路,后有长江天险无法回头,真是进退两难啊!

此时离天亮只剩下三个小时了,如果不能在这三个小时内穿越沪宁铁路,那么这支三千人的部队势必暴露在日伪军强大的火力下,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面对这个难题,粟裕感到非常棘手,低头沉思起来。身旁的干部和警卫员们却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虽然提出了一些意见,却都没有太高的可行性,被众人在讨论一一否决了。

这让大家更加心急如焚,一个个开始唉声叹气。

“晓梅同志,”粟裕忽然抬起头来问道,“你们有没有打探到一个情况?”

“什么情况?”孙晓梅忙问。

“敌人在铁路线两侧埋设的地雷,究竟是哪一种?”

“哦,这个情况我们已经打探到了,敌人埋的都是西瓜雷。”

“西瓜雷?”粟裕急切地说道,“全部是西瓜雷?”

“对啊!”孙晓梅用肯定的语气回答道。

“那就好办了!”粟裕的脸上忽然露出了微笑。

这让众人都大惑不解,纷纷问道:“首长,西瓜雷不是威力很大的一种地雷嘛,你为啥一点都不着急,反倒说好办了?”

粟裕胸有成竹地答道:“因为只要敌人埋的是西瓜雷,我们就有机会安全通过铁路线!”

“啊?怎么通过?”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惊讶地问道。

“你们想想看,西瓜雷虽然爆炸力比较大,但它也有一个弱点,”粟裕看了看众人,说道,“那就是它的灵敏度比较差,只有在受到70斤以上的压力时才会爆炸。”

“可是……咱们这么多人,个个体重都不止70斤,这还不算各自随身携带的武器和背包呢!”

“不止70斤也不怕,咱们可以用轻功过铁路。”粟裕出语惊人。

“轻功?那是小说、评书里说的事,咱们谁都没学过。这都什么时候了,首长你还开玩笑啊?”

“这不是开玩笑,”粟裕正色道,“我所说的轻功,实施起来很简单,那就是从雷区爬过去。用这种办法,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了,对地雷所产生的压力就小了,是有希望安全通过雷区的。”

众人恍然大悟,但还是有人提出这种做法太冒险,毕竟三千多人要全部通过雷区,哪怕只有一个人不小心触发地雷,也会殃及全体人员。

“时间紧迫,必须尽快通过铁路线,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冒险一搏了!”粟裕断然下令,“马上研究行动方案,不能再耽搁了!”

行动方案很快确定下来,粟裕再三叮嘱全体指战员,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胆大,要过就坚决地过,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二是心细,严格执行既定策略,行动时一定要尽可能小心谨慎。

随后,这支三千多人的部队迅速各就各位,紧张有序地分批向雷区爬去。

一些干部战士在爬行途中,虽然都担心不小心引爆地雷,但他们一想到粟裕那坚定的话语就充满了信心。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附近就有日伪军在巡逻,虽然整个新四军部队数量多、成分杂,但他们却创造了军史上一个奇迹——没有一个人因为操作失误而触发地雷,最终三千人马凭借粟裕所说的“轻功”,全都安然无恙爬过了雷区,到达铁路线的另一侧,始终未被敌人发现。

事后新四军指战员纷纷称赞,在那样进退两难的危急时刻,正是由于粟司令员冷静的头脑、出众的智慧,让整个部队化解了难题、增出了绝境。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战国人物,刘邦的几位功臣极其后代结局 从屠户到将军的樊哙 樊哙原先以屠狗为业,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南征...
原创 清... 清朝历史上的宫女,在离宫后都无人敢娶,只因她们都会得一种怪病。历史的巨轮总是没有停止过转动,尤其是大...
原创 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猛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而貂...
原创 古... 人类从最原始的洞穴棚屋到现在的摩天大楼了,一个完整的住所是给人一个安心的感觉,古代科技城邦的不断扩大...
原创 清... 清朝在历史上虽没有出现传统意义上特别昏庸的君主,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主要原因有很多,而所谓的 “她...
原创 清... 清朝末年,的确奇案频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案件,最终导致了上百名官员被革职,其中还不...
原创 韩... 在北京时间7月21日,韩国的乌鹭网传出一则消息,韩国棋院正式宣布32岁的老将朴廷桓获得第27届农心杯...
原创 曹... 说起“悔不该杀华佗”这个梗来,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甚至在一些弹幕中都可以见到,可见这个梗到底是多么...
原创 故... 2012年,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拍卖会上,89块金砖,最后以950万元的高价成交,算下来这些金砖的价...
原创 历... 很显然,皇帝的成就还真就不能代表自己的结局,不管哪朝的皇帝,也不管哪朝皇帝的能力有多大,或者说是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