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莺啼序·重过金陵》有言:“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三国鼎立时期虽十分混乱,但也产生了诸多英雄让后世十分佩服,诸如诸葛亮这等人物虽不是随处可见,但也有好几个,只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艺术原因过于凸显这一个人物。
在三国这样一个三国鼎立的场景下,每一个英雄都有自己专有的谋士。
三国的争锋既是三国君主的比拼,也是他们手下谋士的比拼。不过,这个时代的谋士这么多,谁又是最厉害的那一个呢?如果做一个排名,三国十大谋士中,诸葛亮只能说排第五,郭嘉第三,而第一让郭嘉都犯怵。这最厉害的谋士又是何方神圣?
排在第十的是徐庶。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他几乎被罗贯中描述得直接取代诸葛亮的地位。虽然电视剧将这个人神化,但从实际历史上来看,徐庶本身确实很优秀,他不仅有优秀的武功,在学问上也很优秀,但要和诸葛亮相比的话就差得远了。
当初,徐庶本是刘备的人,而且当初诸葛亮之所以会成为刘备的谋士,徐庶在这中间可做了不少工作。但遗憾的是,徐庶未能和刘备走到最后,他最后因为母亲的原因转而进入曹操的帐下。对于徐庶这个人,不仅诸葛亮表示肯定,就连曹操也对此人赞叹不已。不过即便有人如此肯定他,徐庶最后也没能成就大业,终究碌碌无为度过一生。
第九位叫许攸。
当时他刺杀汉灵帝失败逃亡,后遇到了袁绍,便一直跟在他的身边打天下。当时许攸一直劝袁绍和曹操联手,但袁绍不听也就罢了,他竟然还和曹操开战,对于谋臣的争斗他也放任不管,无奈之下,许攸只得离开袁绍,转而投入曹操麾下。而袁绍也因为许攸的叛出而彻底崩溃,曹操也因此而崛起。由此可见,袁绍的灭亡和曹操的崛起都和许攸息息相关。而他本身的谋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才成了十大谋士之一,还位居徐庶之上。
第八位名叫鲁肃。
关于鲁肃,其实真实历史上他是一个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的人,当初,他还提出过要三分天下,并坚持站在刘备这一方,联合孙策一起抵抗曹操。至于鲁肃的勇气就在于他敢一个人和关羽见面,要知道关羽的战斗力是极强的,但鲁肃就敢以惊人的勇气去面对关二爷,以有理有据的理由说服了关二爷,最终也避免了将军交战。所以由此看来,鲁肃就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其能力也十分优秀,自然也该居于许攸之上。
第七个是庞统。
庞统出自著名的卧龙凤雏中的凤雏,他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源自于他是一个优秀的谋士,不过若要说起他的其他能力,自然是比不上诸葛亮的。单看庞统的能力,其实还是十分出众,他到访东吴参加葬礼就能折服一大堆人物,而投奔了刘备以后,他也和诸葛亮一起为刘备效力,在应对益州时,他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刘备只取了中策就大败刘璋。但极为可惜的是他36岁便英年早逝,没能继续发光发热。
第六位是司马懿。
单从谋士这一方面来说,他并不是很出众,但他贵在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对进退尺度也把握得十分到位,且还十分擅长绝地翻盘。而且,他曾还是曹丕的老师,曹丕也在他的辅佐之下学会了许多政治手段。
第五位是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印象最深的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利用隆中对奠定了刘备发家基础,利用三顾茅庐为文人开辟了更为新颖的礼贤下士。在担任谋士之后,诸葛亮还去往东吴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东吴联合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刘备死了之后,他又变身为政治家稳固蜀汉政权。
第四个人是荀彧。之所以他比诸葛亮的排名还高,是因为只从谋士方面来讲,他确实更加优秀,每一次曹操的战斗,他都能将大后方安排妥当,不论是粮草还是军队,他都能做
得
十分妥当。而后还为曹操预测官渡大战胜负。只不过如此优秀的人才也没能活到最后。
第三位是郭嘉。
他是公认的奇才,建安二年他就用十胜十败论确定自己的地位,而后提倡善待刘备收天下心,帮助曹操
打败
吕布。
第二位是贾诩。
他的优点就是料事如神,能以一己之力分析未发生的事的变化而提前做出准备。
第一位是陈宫。
这是一位和郭嘉不相上下的人物,甚至让郭嘉很头疼,毕竟那句话“既生瑜何生亮。”有他辅佐吕布,他们很难打击到吕布,所以他们也产生了陈宫有智而迟的感叹。现代还将陈宫的智谋和诸葛亮、吕布、张飞相提并论,足以见得其才能之高。
参考资料:《莺啼序·重过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