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时,仅仅只能控制关中和巴蜀地区,只是一个地方性政权。
因此,当李渊称帝,册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并大封功臣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确定由谁来领兵,一统全国。
那么,找谁呢?
李建成?他明显肯定不合适了,因为他是太子。李渊不至于把太子直接派出去。
外姓功臣?肯定也不合适。毕竟李渊自己是篡位上台,并且篡的还如此之轻松,从出兵到称帝,才一年时间。
有现成的范本,外姓功臣当然可以仿效。李渊得防着外姓功臣。
既然李建成不合适,外姓功臣也不合适。那么,最合适的人选自然就只能是李世民,李元吉,以及李渊的堂兄弟和侄子们了。
老话讲,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不过前面也说了,李渊能想到防外姓功臣,他自然就能想到,自己的儿子和亲戚也是得提防的。
他不可能蠢到把兵权全部都交给一个儿子,如李世民掌控。然后自己当光杆司令。
因此,李世民执掌兵权初期,李渊在背后一直都有意制造矛盾,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堂弟李神通、堂侄李道宗等人分掌兵权,造成他们相互制衡的局面。威胁不了自己。
但人和人是有差距的,这是不能否认的。
李世民的能力,明显就强出别人一个段位。以至于最后,李渊让宗亲们征战的结果,就是李世民一个人通吃,获得了朝内大量文臣武将的支持。而其他人根本无法与他抗衡。
其实,当李世民打下天下时,李渊的地位就不稳固了。他必须要痛下杀手,拿下李世民。
否则,不仅是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难保。就连李渊自己的位置也难保。
然而,可能是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实在太顺利了的缘故,让他产生了自己是天选之子的错觉。
他觉得自己“微调”能解决问题。加之,当时突厥动不动就袭扰关内,很讨嫌。李渊还要用李世民。
因此,李渊也就玩了一出让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对抗,自己坐山观虎斗的拙劣把戏。
从当时李渊的这一决策也可以看出,李渊对李建成也不放心。他也防着李建成。
关于李建成,经常有人说李建成被李世民抹黑了。说李建成虽然军功不多,但一直在后方搞建设,保证前线粮草供应。功劳类比萧何和韩信。是历史上功劳最大的太子之一。李建成的功劳不说比李世民大。至少也应该与李世民平起平坐。
还说唐廷内部只是中低层被李世民渗透了,大多数人,尤其是高层官僚,对李建成的忠实程度一直很高。
这些观点,我承认都有道理。但有一点,也是要说清楚的。
那就是李建成被杀时,他的亲卫军,压根就没几个人报他的知遇之恩。
而所谓支持李建成的武德朝高层,在李建成被杀之后,翻脸比翻书还快。也没几人为他的死而扼腕叹息。
事实上,自从李世民拿下洛阳开始,他的司令部,就是李唐政权运转的核心。
李渊和李建成,虽然名为皇帝、太子,但对于大多数来说,他俩可有可无。
尤其是李建成,他的军功不够。导致的结果自然是威信不够。
他如果顺利登基,实际反而会造成李唐政权的动荡。
也就是说。李建成所谓的优秀,势力大,得文官、世家支持,压根就只是表面现象。
他就跟建文帝一样。
表面上看,贵为皇帝(储君),享有统治国家的法统。
可实际上,压根就没有几个人念着他们的好。只要他们失败了,很快大家就会把他们忘了。
回到这个问题来说:既然李渊默认的储君一直是李建成,那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因为唐朝建立伊始,四分五裂。李渊既然宣称继承了隋朝正统,他就必须派兵统一全国。
而他自己又不方便带兵,且又信不过外姓功臣,便把兵权交给了信得过的宗亲。
之后,李世民在征战过程中坐大,威胁到了李渊。但可能是因为自己创业太顺利的缘故,李渊心态轻佻,觉得李世民不过是个20岁的孩子(想想如果你52岁称帝,会怎么看20岁的儿子),掀不起什么风浪,便没太当回事。
其实,他哪里知道,他对李世民所谓的压制,无非是李世民碍着面子,不想掀桌子的结果。事实上,李世民早已经尾大不掉。
以当时李世民的实力来说,想当皇帝,他大可撕破脸。
李世民愿意争太子位,那只是因为李渊已经称帝。李世民不想吃相难看,只能是走个程序,卖亲爹面子。
当年刘邦称帝后,他爹要给他行礼,吓得刘邦给爹封了个太上皇。孝道在古代一直是是很重要的。
李渊要不是李世民亲爹,估计他早就“落水而亡”了。
然而,即便是李世民愿意坐下来玩。在李渊和李建成的大本营长安,不用军事手段,仅仅采用有限政治斗争,不掀桌子的斗争,李建成被李世民也是逼得节节败退,要靠诬陷等手段才能压制李世民。
最终,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翻脸,搞出了玄武门之变。
说到玄武门之变,这也是一大奇观。
李建成以太子身份在长安经营九年,李渊也拉偏架,比如为了遏制李世民,故意把守卫皇宫的十六卫中的不少职务都给了太子党,李元吉更是做了门下省侍中兼左卫大将军,负责监管禁军调度,直接参与值守玄武门。
李建成自己的长林兵也有李渊的默许,屯驻于皇宫北面不远处。
然而,这些操作屁用没有。李世民动武前,轻而易举就买通了驻守玄武门的将领常何,然后带人设伏,干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最后,秦王党全副武装进入玄武门,将李渊直接软禁。
这从头至尾,连一点信息都没泄露。仿佛李渊和李建成是新搬来的,在长安和宫廷内没有一个耳目似的。轻轻松松就被李世民拿下。
(李世民的秦王府不在长安城内)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李建成不是李世民对手。不管现在怎么替他翻案,如何拔高他的个人能力,他加上李元吉和李渊,就是玩不过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