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飞
提要:一个皇帝应该如何作为才能够称得上是勤勉的领导人?这个问题的大多数答案都会从民众层面来考虑,如果说老百姓能够仓廪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带来这种情况的皇帝就配得上明君的称号。不过,这是从我们现代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考虑的答案,管仲的这句话没有几个封建皇帝做到过。所以,历史上就找不到几个勤勉的皇帝吗?
万历皇帝影视形象
其实,根据史学家们对于康乾盛世的标准,古代对于合格皇帝的要求就比较低了。比如说,这个皇帝能够接过大旗,守住自家的基业,那么那就算是及格。接着在政治上可以肃清吏治,整顿官场风气;军事上可以保卫国家领土,让外来势力不能讨得半点好处。这样一来皇帝的表现就可以打到一百分。
用这个标准去评价皇帝,那么合格的皇帝就太多了,优秀的皇帝也不会在少数。朱元璋这样的工作狂人就是优秀的典范,这个牺牲了自己娱乐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国当中的皇帝,还是很招人喜欢的。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朱元璋的后代,一个“君王不早朝”的子孙。
影视截图
一个国家的政事多如牛毛,全靠皇帝一个人都难以批阅。所以才会有丞相,内阁,军机处的存在。可皇帝如果什么事情都不管,连固定的早朝都不上,这样的皇帝能够治理得好国家吗?你还别说,真可以,朱元璋的后代万历皇帝就是这样的奇葩。万历皇帝在位的后二十八年里,之前勤勉的皇帝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贪财、苛政、生活奢侈的独裁统治者。所以很多史学家坚持一个观点,明朝并非亡于崇祯皇帝的失德,而是亡于万历皇帝的懈怠。
在此之前,万历皇帝并非如此,张居正还在的时候,万历把他当做相父对待。在这个严父的监督下万历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在稳步提高。那个时候万历还是励精图治,生活节俭的,所以才会有“万历中兴”的局面产生。军事上“万历三大征”让周边国家对明朝的军事实力有所见识,并且产生畏惧,从而巩固了领土安全。这可惜,万历晚节不保,在张居正去世后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整日如同在草原上一般放肆奔跑。
历史老照片
万历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模样呢?通过史料分析,我们之前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摆脱了张居正、冯保、李太后三人的控制后,万历皇帝任性、倔强的性格得到了爆发,这才有了奢靡生活的开始。这就好比叛逆期的少年,摆脱了学校、父母的束缚之后,如何不渴望马上自由地翱翔?所以,万历不早朝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像是脱离五指山的孙悟空依旧冥顽不化一样。
郭沫若
第二,那就是郭沫若在发掘定陵的时候,根据万历皇帝的遗骸所推断出来的:万历皇帝的两条腿明显不一样长,右腿比左腿要许多。蜷缩在棺木里的万历皇帝动作如果让正常人来做是十分痛苦、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万历皇帝存在腿部疾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那么万历不上朝的原因便显而易见了,对于一个视尊严、形象如生命的皇帝来说,他是不愿意看到天下人的天之骄子变成这般模样的。所以,万历选择了从此不上早朝,成日在宫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