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后,刘秀长兄刘縯在更始政权内部权力斗争中为新贵所杀,受其牵连不为更始政权信任,就连刘縯南阳旧部,与光武共谋举义的李铁等都纷纷背叛刘秀兄弟,转投更始阵营。史称"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己。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刘秀在更始政权中孤立艰险的处境可想而知。
北渡之命,为众多当权将领所反对,"更始数欲遣光武询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但在大司徒刘赐的一再劝说下,更始也因刘縯之死有愧于光武,不顾众将反对,克服重重阻挠,派遣刘秀持节北渡河。刘秀虽有将军之号却无领兵之实,即所谓"单车临河北",随从皆为官属,及数量不多的宾客。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初入河北,镇慰州郡,河北吏民深受王莽苛政摧残,渴望安定的生活,刘秀来自民间,深知民生疾苦,于是顺应人心,为百姓除残去秽,"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因处置得当,受到河北吏民的普遍欢迎。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同年十二月,光武一行刚到真定,邯郸人王郎在河北豪族的拥戴下,诈称成帝之子刘子舆,即帝位于邯郸,并传檄州郡,一时之间"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纷纷旧顺邯郸政权,刘秀一行开始处处碰壁。为避邯郸政权锋芒,不得已而加速北行。
行至蓟县得王郎"购光武十万户"的檄文,刘秀官属腹心皆恐惧,想要返回长安,寻求更始政权的庇护,刘秀犹豫不决。这时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弇,以上谷、渔阳二郡兵马强盛,且心向没室,可以依靠,并认为发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劝光武继续北行,光武心然其言。
面对四面皆敌的险恶处境,刘秀为安定众心,不得已遣功曹令史王霸募兵蓟市,以击王郎,然而王霸到了市中,"市人大笑,举手揶揄之",兵虽没募到,但让刘秀彻底看清了河北民心并不向汉这一事实。正所谓祸不单行,此时"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转相惊恐"。北行实在难以为继,刘秀仓皇南逃,日夜奔驰,以避王郎锋芒。
王郎拔起,河北风靡而从,光武仓皇逃奔,南逃途中饥餐露宿,险象环生。这段经历是光武一生中最为险恶的遭遇,即使称帝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对在这个时期与自己共历危难的臣子感念至深,常常以此段经历中群臣的表现来衡量忠诚与否。而臣僚也往往以初到河北的狼藉来警醒光武戒骄戒躁,善始慎终。
幽、冀二州在王郎政权的压为下都纷纷投诚,"所到郡县莫不奉迎",仅有信都、和成二郡能为更始政权坚守。刘秀虽有了立足之处,然而这两郡的力量薄弱,孤城独守,恐不能全,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随时都有丧失的可能,自守尚且不足,更不要说能助他平定王郎,收复河北了。
面对这种局面,光武及其官属意见出现了分歧,光武主张"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众官属则多欲"因信都兵自送,西还长安"。光武深知长安是个是非之地,之前提心吊胆的日子仍历历在目,千方百计才得逃离,即使形势如此危急,内心反对西还。
长安不能回,贼兵不能入,力量单薄又不足以与王郎相抗衡,不得已光武采纳任光建议,以掳掠之利相诱,"募发奔命",得四千人。利诱而来的奔命兵,参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有利可图自然勇气百倍,无利可取必作鸟兽散,战斗力弱,且危难时刻不能够依仗。任光又为光武作檄文诈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为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光武凭借这种虚张声势蒙蔽敌人的战术得以奏效一时,但却难收长久之利。
在渔阳、上谷二郡发兵助刘秀之前,虽有昌城人刘植聚兵数千人迎降,宋子人耿纯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追随,又说降真定王刘杨十余万众,但在与王郎力量对比中,刘秀仍是处于劣势,战争进展依然不够顺利。刘植之众虽有数千,但不会全部用于对王郎的战斗,耿纯的二千余人是"举族归命",并不完全是士兵还包括其家属,刘杨之众虽有十万,但十万之众也是由其宗族宾客构成,除去老弱,能战者己是不多。
彭宠为渔阳太守不久,光武一行就渡河北上到达了幽、冀。至蓟县,光武以书召彭宠,然而就在此时,"会王郎诈立,传檄燕、赵,遣将渔阳、上谷,急发其兵,北州众多疑惑,欲从之"。吴汉劝彭宠拒绝王郎而归光武,"宠欲从之,其官属不听。汉知宠不得自专"。
彭宠虽为一郡太守,却在决定渔阳去向的大问题上,不得自主,由此亦可反映出彭宠太守之任的获取,更主要的是来自渔阳地方势力的支持,而非更始政权的一纸任命。吴汉深明其中原委,不得己采用计谋来胁恐众宫属,且又恰逢上谷所遣,来联合渔阳,共抗邯郸政权的使者寇恂的到来,渔阳地方势力才不得不屈服,彭宠出兵助光武的本意才得以实现。
刘秀与王郎对峙伊始,无论群众基础还是军事实力都处劣势。但最终刘秀仅用半年时间就以客胜主,平定了王郎政权,并进而消灭纵横河北的群贼,将幽冀二州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以此为凭借,摆脱更始政权的束缚,南面而争天下。光武在河北由劣势转而为优势,由败转胜的关键就在上谷、渔阳二郡的鼎力支持,尤其是二郡强大的骑兵力量。
渔阳、上谷在幽州十郡中地理位置最突出,兵力也最强盛,二郡向背可决定整个幽州乃至河北局面。渔阳、上谷二郡谋议既定之后,"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以助光武,定中山、巨鹿、清河、河间凡二十二县,遂及光武于广阿。在平定王郎的战争中,两郡突骑锐不可当,使原本相持的战局,转而为汉军处于优势进攻的态势。
正因突骑在平王郎过程中的杰出表现,邯郸刚刚平定,光武即遣吴汉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此时正与河北声势最为浩大的铜马军处于胶着状态,"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光武把新征十郡突骑,分属诸将,以为军锋,才逐渐抑制住了铜马军的攻势,并最终取得对铜马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