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到一线城市打拼,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就是接收打工者最多的。不但有国内的打工者,还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比如日本人。
在
上海的外国人中,日本人是数量最多的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日本人都对上海有很好的印象,在他们看来五光十色的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有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这些日本打工者到了上海之后,能不能适应中国文化,又能不能融入当地呢?
上海生活便利
日本确实不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不但
国土狭长、居住拥挤
,而且经常有
地震和台风
。在日本的人们,既要克服这一切困难,又要艰难生存,因此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而邻近日本的上海,却有着非常
优越的地理条件
,上海
气候适宜
居住且非常繁华,
还是一座包容的国际城市
,对于慕名而来的人们,都能够一视同仁。如果是喜欢中国文化的日本人,通常会把来到中国的首站选为上海。
一些跟随日企来到中国的员工发现,上海的生活便利,和东京等大城市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这些员工能够很快适应中国的生活,还会慢慢喜欢上这里的文化。
在日本,移动支付并没有普及,但是在中国这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日常习惯,这样的支付方式让人回到日本感到有些不习惯。上海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有着便捷的电商购物,都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来这里居住的日本人,有的一住就是几十年,并不想离开。
很多日本的年轻人也会离开家乡,来到东京等大城市打工。为了前途和事业,只能暂时和家人分离。
而
上海到日本的飞机只需要两个小时
,如果日本的年轻人选择上海,也可以经常回家乡团聚,与到东京等大城市没有区别。
所以也有日本年轻人选择离开祖国,把上海作为第二故乡。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外派到北美或欧洲,不但文化相差太远,回家也不方便。
地理位置近,也成了上海吸引日本人的一大因素。
日本人的上海情怀
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有一些日本人旅居上海,比如日本作家村松逍风。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叫《
魔都
》,描述那年代的上海形形色色的生活,有纸醉金迷,也有艰难困境,为我们了解过去的上海提供了素材。
这本书在日本国内也很出名,有很多日本人正是因为读到了这本书,而对上海产生了向往。甚至一些人把上海称作魔都,也是这个原因。上海是有魔力的,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或旅行或定居,感受这里的魅力。
近30年来,日本经济停滞不前
。虽然一些日本年轻人仍然勤奋,可是却看不到太大的希望,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压力下。
而中国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的,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看到了中国的崛起,赞叹中国速度、中国现象。因此有很多年轻人,也向往来到朝气蓬勃的中国,实现自己打拼的理想和抱负。
就像盛唐时期一样,中国因为繁华和发展,而吸引了很多日本人前来学习。
来的日本人越来越多,他们自发的形成了一个聚集区,就是上海的古北地区。来到这里的人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招牌都是日文。
如果不经意
地
走在街上,会有一种错觉,以为这里就是日本。事实上这里的很多店铺,都是日本人开的,有些美食店甚至比日本本土还要正宗。在中国居住的日本人,每当想家的时候,就可以来到古北地区,尝尝熟悉的味道。
中日文化交流
还有一些喜欢日本文化的中国人,也会到这里来买东西。有的人会专门买日式便当,因为精美不油腻,被一些人推崇。还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会特别开设一个日本电影单元,介绍许多日本影片。
这样能够方便两国人民的交流,也让很多中国人了解了日本文化。日本人聚集区的出现,显示了中国的包容、繁华,这是一个交流的窗口,让日本人切身体验中国生活,也让中国人逐渐了解日本。
上海居住着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人,日本人不是最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比较低调,共同点是都对上海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因此或者是因为工作需要,或者是因为自己喜好,而选择在上海定居。
有些人与上海本地人通婚,永远留在中国生活。这些日本人群体,慢慢的融入了上海,并没有带有特殊的符号。中国人的大气和包容,接纳了这些日本人,让他们也同样为上海这座城市作出贡献。
结语
中国的一些年轻人,也会选择到一线城市去打工,这些人被称为沪漂,而有些日本人也把上海作为定居地,他们对上海有着天然的好感,无论是从电影当中得知的,还是从《魔都》这样的书籍当中看到的。
上海都是一座很有吸引力的城市,它提供了很多的机会给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上海居住便利并不亚于东京,也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所以在这里的日本人能够很好
地
适应生活。相较于日本恶劣的地理条件,上海很显然更加优越。
来的日本人多了,便形成了一个日本人聚集区。那里的日文牌匾数不胜数,让人恍惚间以为来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