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详解:汤和辞官归乡,背后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相信对于汤和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明朝朱元璋的最好兄弟,而且也是开国功臣的汤和在明朝初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汤和63岁的时候,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准备回凤阳老家养老。
但是在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件事情,充分地显示了汤和的智慧,那就是在朝堂上,当朱元璋像汤和赏赐的时候,汤和却主动的要了100名美女,并且神色非常的猥琐,而汤和的这一幕使得其他的人对他鄙视不已。觉得众人以为朱元璋要惩罚汤和的时候,朱元璋却表现得异常开心。
为什么汤和敢于向朱元璋开这样的口?首先一方面汤和是明朝开国功臣当中和朱元璋认识最早的人。他和朱元璋曾一起给地主放过牛,所以两人的交情匪浅。但因为当时的汤和年轻气盛并且非常的勇敢,所以汤和成为了附近的孩子王,就连朱元璋都是他的小弟。
直到汤和18岁的时候,汤和的村子里面发生了瘟疫,这个时期的朱元璋则去了皇觉寺当和尚,最后又沦落为了乞丐。而汤和则由于上天的保佑挺了过来,并且和一些幸存下来的人开始了闯荡江湖,最后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并且由于汤和作战勇猛,所以非常受郭子兴的器重,所以他成为了郭子兴手上的千户。
虽然自己已经飞黄腾达了,但是他还是念着小时候的好友朱元璋。在汤河的推荐之下,朱元璋成功地进入到了红巾军当中。但因为朱元璋表现异常的勇猛而且富有智慧,再加上当时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对朱元璋非常的青睐,所以郭子兴也就顺势将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就是后来的大脚马皇后。所以朱元璋和汤河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因为如果没有汤和的引荐,朱元璋是不可能加入到义军当中,最后取得这样的成就。
既然汤和和朱元璋的关系如此密切,为什么在开国册封的时候却仅仅将汤和册封为侯爵。这主要是因为汤和在驻守常州的时候,犯了一条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由于汤和因为不满朱元璋的一道命令说出了一些令朱元璋忌讳的话,从而导致朱元璋给他记了一笔,这才导致他在册封的时候只能够得到一个侯爵。
并且之后朱元璋依然对汤和进行了一次敲打,那就是汤和在伐蜀成功之后回朝复命,结果却被朱元璋以汤和逗留过久的这个理由对汤和进行了责罚。导致汤和跪地求饶并磕头谢罪,朱元璋才放过了汤和。
直到汤和50多岁的时候,朱元璋念及汤和以往的功劳,才将汤和册封为信国公。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因此宽恕汤和依然将他在常州时犯下的错误,写在了赐给汤和的世袭铁卷上。由此可以看出汤和那一句无心之言,给他带来了多么大的麻烦。
但是汤和是一个聪明人,他在当上国公之后并没有过分的高兴,因为他发现朱元璋正在慢慢地清除开国功臣。尤其是胡惟庸一案,导致一共有3万多人被杀,这样的局势让汤和感到不寒而栗。所以汤和从今往后就开始韬光养晦,做事也以求稳为主,绝不犯任何的错误。并且还为自己专门制定了一项规矩,那就是在求见朱元璋的时候,一滴酒都不能喝。
直到公元1338年汤和感觉自己如果再留在朝堂之上,绝对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他也决定就此辞官归隐。并且在朝堂之上主动地提及了出来,而朱元璋面对汤和的离去,当然要挽留几句,并且表示要给汤和赏赐。
面对朱元璋的赏赐,汤和内心当中灵机一动,他主动地表示他想要100名美女,能够让自己的田园生活多享点福。而这个时候满朝的文武大臣对唐河是非常鄙视的,认为他都如此年纪了,还要如此多的美女。但是朱元璋却对汤和的这番话非常的满意,觉得汤和与以往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收回了汤和的兵权,并将它风风光光地送回了凤阳老家。
而回到凤阳老家的汤和从此开始了奢靡的享受生活,除了收集奇珍异宝就是和歌姬、舞姬们玩乐。而朱元璋在收到汤和这种情况之后,对他终于放心了。
直到汤和70岁的时候因病去世,朱元璋才追封他为东瓯王,而汤河也成为了大明开国功臣,当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善终地开国元勋。
而汤和之所以能够善始善终,离不开他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和朱元璋心思的准确把控,能够在自己最巅峰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绝对是一个异常聪明的人。并且在归乡之后也懂得玩物丧志以此来迷惑朱元璋,更是能够说明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