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抢了谁的皇位?多次解释错漏百出,有人却夸雍正抢得好
创始人
2025-07-25 19:33:08
0

破除谣言,雍正的确得位不正,康熙遗诏传位另有其人。

关于雍正皇帝的皇位来由,在民间传播最广的说法是“改字说”,这种说法是这样的:在康熙遗诏中本来是写着传位十四子,但是在雍正的授意下,遗诏被修改为传位于四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样说法是错误的,至少在依据上就是错误的。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清朝时期对皇子的称呼不像是影视剧中经常直呼“十四子”,而是会必须称为“皇十四子”,不管是在典籍记载中,还是宫女太监大臣的称谓中,都是这样称呼的。

古代皇权社会具有非常苛刻的等级观念,最高的等级莫过于“皇”字,而作为皇帝的儿子,自然是享有至高的荣耀,在称呼上是必须要表现出来的,因此清朝对皇子的称呼都是“皇十四子”这样的。

因此在康熙遗诏中,不可能有“传位十四字”修改为“传位于四子”的说法,这是打破“改字说”谣言的第一个证据。

第二,清朝使用的是繁体字,而非简体字。汉字简化是近代时期逐渐演变而成的,是适应新形势的文字改革措施,但清朝的文字仍旧使用的是古老的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康熙遗诏不可能出现“于”这样的字眼,如果有,也应该是“於”。从繁体字的结构来看,是无论如何也修改不成“传位于四子”的,这是打破“改字说”谣言的第二个证据。

第三,清朝凡是重要内容,都是用满汉蒙三种语言记录的。清朝是入关后夺了明朝的江山,尤其是在清朝初期,非常重视对原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为在清朝统治者心目中,自己的是最强的,不能将来像明朝那样软弱。

但是,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汉族人士,也推崇汉文化的学习,清朝统治者低估了汉文化的优越程度和同化能力,满清原有的习俗观念正在被悄无声息地改变,但是在文字上仍然保留下来,尤其是在重要内容上。

康熙诏书的重要程度无疑是极高的,所以诏书内容是由三种文字写的。大家通过各种途径都可能见到过满蒙文字,能够通过修改传位另一个人,几乎是天方夜谭。这是打破“改字说”的第三个证据。

第四,改字事小,语句通顺才是关键。按照历史上诏书的一贯作风,如果要传位给某位皇子,肯定会在前面先进行一番夸奖,表明皇子品德优良、聪明能干等优点,然后才说出那句最关键的传位给他的话。

如果是对遗诏文字稍加改动,那还要确保前后能够顺利连贯,这是有些难度的,因此也是打破“改字说”的证据。

由此可见,康熙遗诏遭遇“改字说”是站不住脚的,是民间传言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康熙遗诏对于雍正得位问题并无帮助,因为康熙遗诏并不是康熙活着时候拟定的,而是在死后制造出来的。

康熙遗诏的内容是在雍正登基之后,在其授意之下,雍正皇帝的亲信大臣撰写了所谓的“康熙遗诏”,昭告天下,雍正登基是康熙的意思。

实则不然,根据康熙遗诏中的字迹辨认,与康熙皇帝的字眼不一样,乃是出自不同人之手,所以雍正皇帝登基是否名正言顺,与康熙遗诏没有直接关系。

在辽宁省档案馆公布的康熙诏书(汉字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诏书中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康熙诏书的证据作用已经被排除了,但民间的“改字说”仍然不可信。现在,重新理一下思路,目的是判断康熙皇帝是否真的传位给雍正皇帝,从雍正的言语当中就可以分析出端倪。

众所周知,清朝明君康熙帝晚年最痛心的就是众位皇子都卷入皇位争夺战中,被后世戏称为“九子夺嫡”。

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变成皇位合法继承人,但是对于外界的质疑,永镇而过一直没有做出最有力的回击,这也是外界怀疑雍正得位不正的重要原因。

直到雍正元年的八月份,雍正皇帝才对当时继承大统的情况进行简单说明,这个说明到底简单到什么程度,当时人们听完估计直摇头。

雍正自己大概这样解释说明,首先对老爹一顿夸赞,关键句子却含糊其辞,雍正说自己登基继承皇位,是在去年的11月13日那天仓促进行,毫无征兆就一句话传位给我了。

这样的解释显然没有平息众人的猜疑,因为就连传位现场的任何细节都没有透露出来,比如说当时都有哪些证人在场,有哪些举动流程也没有说明。

听完这个解释,感觉雍正有点想要蒙混过关的意思,难以让众人信服。

后来,雍正登基的第五个年头,终于又一次提起当时传位现场的情形,这次的描述要具体不少。雍正表示父皇驾崩当天,有多位皇兄弟在场,并且大臣隆科多也在现场,当面将江山交付给我。

对于这个叙述,雍正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具体有哪位皇子在现场,仍然没有明说,好在说出隆科多在现场,终于找到现场证人。

又过了两年后,雍正再次提起传位情形,这次说得更为详细,表示当时有诚亲王允祉、醇亲王允祐、以及允祀、允禟等皇子,这是雍正关于当年传位谜团解释最为详细的一次。

但对于此次的解释,仍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因为皇帝是否名正言顺地登基,这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是稳固朝局的根本。反观雍正的行为,面对朝野上下如此之多的质疑声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传位情形公布于世,这不符合常理。

此外,虽然雍正对当时的情形进行了解释,似乎向世人说明自己是大清朝名正言顺的皇帝,但此时有一个令人尴尬的地方,因为雍正说出来的现场证人,基本上已经死亡或者是被囚禁,已经无从求证或者无人敢去求证。

在雍正七年这次最完善的说明当中,以及在雍正五年的说明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隆科多是在现场的,但是雍正皇帝曾经也说过父皇驾崩当日隆科多是没有在的,前后之间的自相矛盾难以解释。

雍正能够登基称帝,皇位极有可能是抢占了某位皇子的位置,至于是谁,民间纷纷传闻是皇十四子。

康熙在临终之时,到底是意图将皇位传给哪位皇子,已经不可得知,但是雍正皇帝得位不正基本已是十有八九。

雍正皇帝虽然皇位得到的并不光明,但为清朝做出的贡献确是实实在在是辉煌的。雍正作为清朝康乾盛世的中间传承人,做出巨大牺牲,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强化少数民族统治上,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好皇帝。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上... 一直以来,在古代的一些朝代,其实现代人对于当时的情况了解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参考后世的史书或者是自己...
原创 假... 假如1492年的哥伦布敢于在大明帝国沿海地区“亮剑”,迎接他的有几种可能: 一、他的头骨被做成祭器,...
原创 阿... 阿拉伯合众国位于中东地区,存在于1958年 3月8日到1961年9月28日,属于一个邦联性质的国家。...
原创 失... 故事从5年前的一场实验说起。 2017年,有外国记者走进了一间模拟地震的实验室。 地震台上有一座中国...
原创 冒... 近日,退伍军人工作被他人冒名顶替的新闻被多方报道,“冒名顶替”再次引人热议,其实冒名顶替这样的事自古...
原创 古... 普通话产生于现代,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当时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那么上朝的时候,皇帝...
诸葛亮神机妙算却为何不能一统天... 人们常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排名第一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他力挽狂澜,才给予了蜀汉更长的寿命。 但就是...
原创 德... 众所周知,大清灭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国库空虚、国家积贫积弱,百姓不仅精神麻木,还深受鸦片毒害,身体素...
原创 刘... 刘邦的“演技”,其实跟后世的那些皇帝比,还是不够纯熟。至少,后世人透过史书,窥见他的真性情。刘邦是相...
原创 战... 1959年我军特赦的首批33名战犯里面,俘虏的国军高级将领一共是30名。而这里面除了滇系卢浚泉(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