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析均田制,为稳定政局发挥重大作用的均田制,为何在唐被废止?
创始人
2025-07-25 16:32:50
0

均田制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秩序而施行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废除于唐,存活了近三百年之久,历史上它在恢复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那它到了后来为何会消亡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均田制。

均田制

均田制,顾名思义平均分配土地,即国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一种制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人人拥有土地,而均田制所分配的土地一般来源于荒地与无主之地。

当然为了避免激发阶级矛盾,均田制的均田并不是完全的平均,它的平均也是有限度的,首先它并未主观上强行征用当时地主等私有土地,又比如均田制中还规定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地主豪绅),可以额外获得土地,这样保证了上层人利益不会受到太大损害。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解析均田制曾说道:“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均田制的产生与当时混乱的历史背景有关,当时在经历五胡乱华后,北方已然是满目疮痍,留给北魏的是百废待兴。

而当时由于刚统一北方的北魏施行的是宗主督护制,宗主(豪强、地主)手下有一大批农民,甚至是武装,他们逃避赋税徭役,随意兼并土地,不仅影响到了国家利益,甚至还造成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北魏时局图

《魏书食货志》称:“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那既然宗主督护制会造成这种不利于自身稳定的局面,北魏为何又要施行呢?

其实在早期北魏也是实属无奈,毕竟北方刚一统,根据不稳固,需要宗主们的支持,而且宗主们收留流离失所的百姓,对早期维护基层治安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过到了后来宗主们愈发的骄横,做的越来越过了。

宗主督护制度其实只是一个过度性质的制度,它只适用于早期的北魏国情,当它在北魏统治关系逐渐理顺后,是必然要为其他有效的管理制度所取代的,这个取代它的正是均田制。

北魏孝文帝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依照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了均田令,均田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均田制的施行,使得土地兼并得到较好抑制,因为它通过法令的形式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自此减少了田产纠纷。除此之外,平民因有了自己的土地,也开始积极的劳作,使得无主荒田的开垦,农业生产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农为基础的赋税自然也是直线上升,北魏政权得以巩固。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后来的西魏宇文泰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府兵们平时是耕田种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则从军打仗。

《资治通鉴》记载:“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悉依旧式。”

均田制相当于不仅稳定了社会秩序,还为国家提供了兵员。若均田制垮了,平民无田可种,府兵也就间接没了,所以在北朝时期均田制相当重要。而由于均田制的优势巨大,它也因此为后来所沿用。

不过随着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均田制似乎越来越难以施行了,到了隋时期,朝廷甚至颁布诏令:“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租调,也取消了他们的授田”,均田制已开始走向变质。这里面原因不是国家不愿意给了,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国家一统,被分配的荒地、无主之地完全不够,毕竟国家一统,战乱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

隋炀帝

若是隋能够长久,或许均田制就要亡于隋了,但隋由于短命,这就帮助均田制再延长了百年生命。隋末的乱世,导致战乱不断,人口变少,荒田又开始变多,唐朝初期均田制再次有了施行空间,而且效果相当显著。

不过随着唐朝逐渐强盛,商品经济愈发繁荣,社会生产力也得到较大提高,这就逐渐导致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越来越迅猛,土地兼并又再次严重起来了。到了唐中期,无主之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地主豪绅的私有土地,这就让无主之地变得越来越少了。

唐朝战乱的停歇使得人口变多,荒地变少,土地转私又使得无主之地减少,这就彻底让国家无田可均了,到了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到了唐德宗时期,《唐书》的记载是“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因此唐德宗于公元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颁布两税法,彻底废除均田制,自北魏时期所建立的均田制走下历史舞台。

唐德宗

夏目说:

均田制其实如同北魏最早施行的宗主督护制一样是一种过度性质的制度,就如同很多史学家所说的那般是地主经济中的一种折冲。

制度的实施一般是依国情而定,均田制的施行是需要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在手中,北朝、隋末都因为战乱,得以产生大量的无主荒地,均田制这才得以施行,并且还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而随着经济之壮大,荒地越来越少,朝廷无田可授,均田制则像最早的宗主督护制一样被取代也是必然。

均田制

在隋统一后,经过开皇之治,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均田制其实就已经开始不在实用了,所以均田制的法令也开始变质。只不过隋的二世而亡,让均田制活了下来,并在唐初曾再次焕发了生机。而唐没像隋那样短暂,而是越来越兴盛后,均田制的存在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那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在任何时候都有,无法被消除,它只能缓解,在北魏早期均田制曾很好的制约了土地兼并,但到了唐中期它却已经是对土地兼并问题无能为力,这则主要是受当时各自国情影响。制度有优有劣,制度依国情而定,用在合理的时间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新唐书》、《旧唐书》

.《国史大纲》

.《均田制兴废与所有制变迁》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都说刘备是天下英雄,如果从结果论这句话当然是没有错的。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自己成为了大汉倒数第二位皇...
原创 张... 引言 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崔瑗 提及张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并不陌生。作为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
原创 李... 唐朝开国时,仅仅只能控制关中和巴蜀地区,只是一个地方性政权。 因此,当李渊称帝,册立李建成为太子,李...
原创 领... 清朝前期,国力还是不错的。当乾隆统一准噶尔汗国后,清朝的版图也达到了最大化,国力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原创 一... 近代欧洲海上意识觉醒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由两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大国。 十六世纪,葡...
原创 他... 及时雨宋江大家都知道吧,因为招安而被很多人抛弃,甚至有人说他是为了一己私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
原创 1... 1949年,在前往莫斯科的路上,毛泽东做出了进军西藏的命令,第一个是给彭德怀的命令,由西北局担任主要...
原创 三... 三国历史当中,诸葛亮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了。不出茅庐就知天下大事,还能夜观天象知天命。能被诸葛亮认可也...
原创 非... 上个世纪末,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了一张让全世界都沉默的照片。照片里,一个无法判断性别的黑人小孩跪着...
原创 此... 明代历史上,官最难当的时期当属朱元璋时代,洪武时期由于政治氛围严苛,稍微犯下一点小错可能就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