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蔺相如完璧归赵,真的值得夸奖吗?司马光表示:就没有这样办差的
创始人
2025-07-25 15:34:03
0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上的名臣不胜枚举,而这些名臣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无外乎是靠着自身的智计无双,忠心耿耿以及所立下的不世之功。

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一个大破大立的年代,名臣可谓是灿若星辰。管仲、张仪、蔺相如等人皆是代表,蔺相如的故事更是入选了如今的语文教科书。

而在节选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将相和》中,我们看到是身为名臣良将的蔺相如、廉颇在原本有着不睦的过节之下,在面对国家利益之时,蔺相如靠着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最终以气节折服了廉颇,于是将相二人终于同心同德,一起辅佐赵王治理赵国。

对于廉颇、蔺相如的关系,文章中以蔺相如完璧归赵为引。

关于完璧归赵,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在赵惠文王时,赵国从楚国获得的有着“

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赞叹的和氏璧,这样一块世之罕有的宝玉自然也引起了邻国秦国的觊觎。

由于当时秦国势大,赵国相对势弱;对于秦国的贪墨和氏璧之心,赵王自然也就进退两难。虽然,秦昭王自称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如果将和氏璧拱手相让,赵国颜面何在?但如果不给秦国,面对秦国的虎视环伺之心,又要如之奈何?

此时,正当群臣一筹莫展之时,宦者令缪贤举荐了门客蔺相如。而蔺相如虽然出身低贱,但勇敢果决的品行、对答如流的回复也迅速让他成为最好的选择。于是,蔺相如捧璧出使秦国。

而在与秦昭王会面之时,眼见秦王无意偿赵国城池,蔺相如机智的以

“璧有瑕,请指示王。”为由重新将和氏璧控制在手上,随即倚柱做“击柱”状;并且辅以一众慷慨陈词,也令秦王因为颜面而被迫折服。

随后秦王在斋戒五日,设九宾之礼之后,再请蔺相如。但此时的蔺相如早已经命令扈从将和氏璧归于赵国,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面对秦王不卑不亢的提出要求秦国先割让十五城,然后赵国再将和氏璧送于秦国。同时,表示作为欺瞒大王的处罚,自己愿意受汤镬之刑。

因为没有了和氏璧,秦王自然不好发作,也只得从国家利益出发以不“

绝秦赵之欢”,对蔺相如不仅未曾处罚,反而是厚待有加。最终,在完成礼节之后,蔺相如不辱使命回到赵国。

而在回到赵国之后,因为立下大功,他被赵王敕封为上大夫;随后又在其后的渑池会盟之中,面对秦王的“羞辱”以同样方式反击,维护了赵王的威仪,至此蔺相如再因功被封为右上卿。由于职务上的晋升,蔺相如已经位高于廉颇,这也引起了廉颇的不满。但面对廉颇的刁难,蔺相如却安之若素,处处忍让。而在蔺相如与门客的一番谈话之中,蔺相如以国家之急为重的品德也打动了廉颇,最终廉颇才负荆请罪,二人也就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得不说的是蔺相如的品德高雅,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他也无愧于名臣的称谓。

而对于蔺相如,太史公司马迁更是不吝溢美之词。

太史公曰:……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见司马迁对于蔺相如的气节品德都是推崇备至的,尤其是对完璧归赵赞赏有加。但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背后,赵国真的成功了吗?

事实上,对于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言,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的所作所为并无益处。当时的秦国,在经过了商鞅变法以及“奋六世之余烈”一众明君的治理之后,已经锋芒毕露,山东六国几无敌手。

而蔺相如在和氏璧与激怒秦王、秦国之间,先是以和氏璧激发了秦王的占有欲,后又耍诈要回;再以秦王需要斋戒沐浴为理由,选择偷偷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在一件器物与国运的选择上,蔺相如兵行险招,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无疑这种成功隐忧深重,而器物与国运上二者显然也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夫和氏之璧……,而相如以死争之,以诈取之,有如秦王赫然増怒……移兵攻赵,是为赵王爱数寸之玉,丧国士之贤,贪无用之器,贻宗庙之忧,人臣爱君果如是哉!——司马光《资治通鉴》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便立场鲜明的指出了这其中的不妥之处,一旦秦王真的动怒,在实力对比悬殊之下,赵国如之奈何?而一句“人臣爱君果如是哉”——哪有这样为君王办差的诘问,更是直击问题核心。

其实,作为一名史学家,司马光、司马迁能够各抒己见,他们的观点也都有各自的道理,对于我们后人而言,也都是有着可取之处的。但另一方面,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对蔺相如有的多是个人品性的考究、品评;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显然更着重的是对事物、事件整体的考究、品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青博资讯丨喇家遗址博物馆地震受... 青海省博物馆 青博资讯 喇家遗址博物馆地震受损文物 修复项目完成初验 2024年10月11日,由青海...
原创 开... 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开国中将周志坚就是一个典型,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住院,却因祸得福娶了年轻...
原创 当...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归根结底就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六字。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和。 回溯历...
原创 她... 在中国发展历史中,邓小平做出了卓越的功勋,他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还推动了我国退休制度的发展,...
原创 他... 宰相是皇帝以下权利最大的人,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至丞相的人也大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再不济才华权谋...
原创 慈... 在封建社会时期,几百上千年社会都是处于男尊女卑状态,女性在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原创 “... 接续前文 《“东谍影”之四:间宫林藏受到粗暴对待,清朝防范库页岛人民通日》 。 间宫林藏上岸了,在游...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的三国,军阀割据,相互争斗,笑到最后的还是刘蜀、曹魏、孙吴,他们起初并不是大军阀,刘备甚至还...
原创 日...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按照相关国际条约不允许组建军队,更不允许发展军事力量,但并不能因此忽...
原创 她... 在我们古代的时候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寿命也是没有现在那么长,再加上当时的思想观念不一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