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建立了汉人最后一个政权大明;崇祯结局一条绳子,自缢于煤山,宣告大明灭国。
明朝国祚276年,总共出现了16位皇帝。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手中逐渐走上盛世,又在明英宗朱祁镇的愚昧下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五代人积攒的兵力和财富几乎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往事种种都看在一人眼中,
此人算是九朝元老,见过七任帝王,他就是明朝最长寿的驸马爷——赵辉。
头疼的朱见深
当年明英宗朱祁镇信用大太监王振,非要御驾亲征蒙古。他不像父亲明宣宗朱瞻基,跟随军队历练多年,有着相当出色的军事能力。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富家公子,他几乎从未走出过京城。
在朱祁镇和王振瞎指挥下,明军二十万精锐大军中了蒙古瓦剌部落的埋伏,死伤大半,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到了大草原。为了防止瓦剌以天子名义叩开大明国门,以于谦为首的官员将朱祁钰扶上皇位。
等到瓦剌胁迫朱祁镇叫门时,大明早已换了皇帝,奸计无法得逞的瓦剌一怒之下攻向北京城。
于谦临危受命,四处组织兵员,历经千辛万苦击退了进犯的瓦剌大军。
过了多年后,瓦剌见朱祁镇已经没了利用价值,就将其放回了大明。然而对于回来的皇兄,朱祁钰不愿将皇位交付,甚至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废黜,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不料朱见济早夭,朱见深再度成为太子。朱祁镇被软禁了七年之后,朱祁钰重病不起,大臣们拥护朱祁镇重归皇位。
等到朱祁镇去世,朱见深登上皇位,是为明宪宗。
可怜的朱见深什么都没干,在宫斗中承受不住压力,落下了口吃的毛病,而且刚一上任就得处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此时的大明不论财政状况还是人口,都不容乐观。
国事还未处理妥当,家事就又找上门来——驸马爷赵辉去世,让朱见深阵脚大乱。
本来一个小小的驸马没什么特别的,大明向来不缺公主,自然驸马也是一茬接着一茬。然而这个驸马却非同一般。
根据资料来看,这个赵辉居然是自己的“姑高祖父”,也就是跟他爷爷的爷爷明成祖朱棣是一辈的人!
且不说官职大小,就凭这个辈分,朱见深都得叫一声祖宗。
抛开辈分不谈,赵辉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甚至“得罪过”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所以面对这个长寿又传奇的老驸马,朱见深很是头疼。
既不能“公报私仇”,又不能大肆悼念。最后只得按照寻常驸马的规格料理后事,
唯一不同的是特意朝廷特地停工一天,向天下昭告,以示尊敬。
从朱元璋称帝到朱见深登基足足过了96年,又过了12年赵辉才去世。那么这个赵辉究竟是何人?他做了什么事让朱见深如此头疼?
公主选亲
宝庆公主虽是朱棣的妹妹,但却是朱元璋六十多岁生的女儿,比朱棣小了35岁,比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都还要小17岁。由于母亲死得早,
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就把妹妹交给了徐皇后抚养。夫妻两个对宝庆公主疼爱有加。
正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宝庆公主对兄嫂也有着浓厚的感情,与其说宝庆公主是朱棣的小妹,倒不如说像是他自己的女儿。
既是妹妹又像女儿,朱棣对待妹夫的人选定然挑选得十分严格。一般来说,皇室子弟的婚姻多多少少都会与政治产生联系。例如徐皇后就是开国大将徐达的女儿。
只是对于朱棣来说,他不想让这个宠爱的妹妹深陷权力的漩涡,故而一直犹豫不决。
当他在金川门看到英俊的赵辉时,立即调查起赵辉的身世。
赵辉之父赵和官职不上不下,看似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是在远征安南的时候拿命换来的。这种官职在和平年代根本没什么作为,故而继承了官职的赵辉也只能在南京城看大门。
经过调查,朱棣发现赵辉子承父爵,
如此身世简单、根正苗红,又气宇轩昂,给朱棣一种踏实的感觉。
于是在公元1413年,26岁的赵辉迎娶了19岁的宝庆公主,正式成为驸马爷。
宝庆公主这么受宠爱,自然爱屋及乌,朱明皇室对赵辉也是极好的。
所以在大明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赵辉第一时间站了出来。这位驸马爷为大明做了什么呢?
与大明沉浮
公元1424年,赵辉送走了大舅哥朱棣,次年又送走了大侄子朱高炽,最令人遗憾的是,宝庆公主也在1433年离他而去。
年近五十的赵辉在侄孙朱瞻基的统治下继续发光发热,备受朱瞻基称赞。
1435年,仅仅在爱妻去世两年后,侄孙朱瞻基也魂归宗祠。朱祁镇登上皇位,赵辉被调往南京任职。
1449年,爆发了上文所说的土木堡之变,整个大明瞬间群龙无首。身为皇亲国戚的赵辉,即将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支持旧皇,还是迎立新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等人提出拥立朱祁钰登基。
此时的赵辉因其辈分原因,就显得极为重要。
他当即带头捐献财产,并拥立朱祁钰继承皇位,有这么一个分量的驸马爷出面,其他皇亲国戚也不得不跟上。
除了一时间钱粮源源不断涌入北京外,同时蒙古人也无法通过朱祁镇叫开关隘和北京的城门。
此时的朱祁镇已经变成了太上皇,不被大明朝堂和百姓所需要。
等到朱祁镇回国并复位后,肃清了许多当年支持弟弟朱祁钰登基的大臣,居然对大功臣于谦也没有放过。
六十岁的赵辉曾经也是拥立新帝之人,他见过太多兴衰更替,于谦血淋淋的结局令他痛心不已。
他着实不想再掺入朝局,希望能辞官养老。
朱祁镇想都没想就批准了他告老还乡的要求。
很难想象,若不是赵辉的辈分放在这里,朱祁镇会不会对他进行报复呢?
就这样又过了三十年,九十岁的赵辉与世长辞。就像当年朱棣选妹夫的标准一样,
他老实可靠,在大明位居之中做了自己该做的,是一个合格朱家女婿。